

学习日志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文字 整理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慧安

昨日上午在大连的交流活动,安排在一个国防教育基地,所以与牟坚老师聊的都是比较宏大的话题。“如何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既是个人的事,同时是一代人的契机,大势所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天命!
教学楼上有一行大字:“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回到传统语境,就是基于天命,发展出内在本有的“智仁勇”。越来越觉得,对现代汉语的词汇,需要逐一辨明,穿越现代意识状态,与以“天人合一”为根本信仰的传统语境打通,而这正是王镇华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在德简书院坐冷板凳的辨明功夫。



特别感恩!因为从事图书编辑工作,故对文字十分敏感,文中见人,文中见性,就如中医给人把脉,从个体的思想、观念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处于百年大变局的今日,许多朋友对未来感到迷惘和焦虑,其实天时已到,如海边的黎明,东方的天空已经破晓,很快将迎来一轮红日。
大连的朋友很热情,也很好学,这里毕竟是“北方明珠”,虽沉寂多年,但今天从各个指标来看,一定会成为撬动东北经济、文化、教育的领头羊。有一篇网文写道:
大连在东北经济困境中异军突起,凭借日俄殖民历史,塑造出开放的城市气质和外贸优势。这座日俄混血儿的城市,其开放的气质和外贸优势使得它在东北的困境中脱颖而出。这里的外贸占据东北三省的半壁江山,吸引了12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甚至连夏季达沃斯论坛都成为了大连的“年度大秀”。当东北人在质疑与不解中前行时,大连人以冷傲的态度回应:你们还在挖掘煤炭、炼制钢铁时,我们已经在氢能源和区块链领域玩得风生水起了。
谈及大连,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其丰富的海鲜和迷人的沙滩,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实际上,旅游对于大连而言,仅仅是其多元化经济中的一部分。真正让大连在经济上独树一帜,成为东北的领头羊的,是其强大的支柱产业。这里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亚洲顶尖的石化产业,以及吸引了华为等知名企业落子的软件产业集群。这些硬核实力,不仅让大连在东北地区脱颖而出,更让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2023年,大连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惊人的12%增长,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更是以30.3%的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当沈阳还在为国企改革而烦恼时,大连的众多“隐形冠军”企业已悄然征服了南美和非洲的市场,甚至将氢燃料巴士引入了达沃斯论坛。从日俄争霸时期的“远东明珠”,到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重镇,大连的命运始终未被东北的传统束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它凭借港口优势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扶持,成功塑造了“东北特区”的新形象。

近期,大连晋升为第五个直辖市的传闻在网络上热传。尽管官方尚未正式表态,但城市的发展势头已经显露无疑。其GDP已经超越沈阳,产业布局对标深圳,地铁更是延伸至旅顺,这些迹象都表明大连正悄然崭露头角。更值得关注的是,它正稳步构建“5+4+3+1”的现代产业体系,涵盖生物医药、洁净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国家级战略价值。
若要为东北寻觅一位“破局者”,大连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直辖市之名,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在这里,上演着的不是“东北衰落”的悲情戏码,而是充满了海纳百川的雄心壮志。至于大连是否仍属于东北的范畴,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它的舞台,是整个世界。
昨天下午去“旅顺博物馆”参观,一方面从这个博物馆的历史,能深切地感受到何谓“一个旅顺口,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另一方面从陈列的文物,能看到商周之变确立的“华夏礼乐文明”的光彩。资料介绍:
旅顺口地处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京、津海上门户,北边连接东北腹地,是南北海陆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秦、汉以来,旅顺口一直是中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冲。1602年,明朝政府在旅顺口设置水军,巡防辽东沿海。1715年,清朝政府在此建立水师营,每年春、夏、秋季,战船经龙河出海,巡哨于旅顺口至鸭绿江口,西至兴城觉华岛(旧称菊花岛),南从老铁山至山东隍城岛等广大海域。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统治危机,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1880年,清朝政府开始在旅顺口兴办北洋水师,建军港、筑船坞,至1890年竣工,历时10年,建成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军港。
旅顺船坞工程包括东港港池、铁码头、港区铁轨路。其中有专供修船用的机械制作,锅炉、吸水、铸造、锻造、木工等设备完善、技术成熟的厂房共9座。为培养专门的军事人才,还建有鱼雷学堂、水雷学堂和管轮学堂。为保障军港的安全,还在旅顺口海岸沿线修筑炮台12座,陆地防线修筑炮台堡垒15座,捍卫着北洋水师重镇——旅顺口要塞。



随着旅顺港电报的开通、电灯的使用、自来水工程的建造,旅顺口街区随之逐渐形成。街区上林立着官宅、军房、医院、剧院、旅店、银号、商店、货场等设施,当时的旅顺口已经具备了近代城市的雏形和功能。
1894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被入侵者毁于一旦,而建立在古老文明沃土之上的旅顺口也遭到侵略者的践踏,无辜百姓惨遭屠戮。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让辽东半岛。俄国对旅顺口图谋已久,纠合德、法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导演了一出所谓的“三国干涉还辽”的戏码。189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大连、旅顺口从此成为俄国的租借地。1899年8月,俄国殖民当局颁布了《暂行关东州统治规则》,并将其统治机构——关东州总督府设置于旅顺口。为了加强殖民统治,俄国殖民当局在旅顺口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军事设施,建立政治、经济、军事等机构,并对当地进行了长达7年的殖民统治。
然而日本并不甘心已经到手的辽东半岛被俄国抢走,经过10年的扩军备战,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偷袭了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海军,爆发了为期一年多的日俄战争,结果以俄国战败告终。日、俄双方置中国主权而不顾,于1905年9月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俄国又把从中国租借的大连、旅顺口转让给了日本。从此大连、旅顺口受日本殖民统治40年。
旅顺口是日本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的所在地,因此日本的各种军事机构,如兵营等遍布旅顺口城区,驻旅顺口的军事机构除关东军司令部、师团、旅团、守备队司令部外,在关东军司令部下还辖有旅顺要塞司令部、旅顺重炮兵大队、关东宪兵队本部以及日本海军在旅顺口设置的镇守府等。
为了加强对大连、旅顺口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日本殖民当局以统治者的姿态掠夺性地建设着旅顺口,在俄国原有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旅顺口新、旧市区建设规模,增设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设施。
旅顺口是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遭受了日、俄两个侵略者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它见证了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抗争的历史。一个旅顺口,不仅是“半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翻阅《尘封的旅顺口》一书中一幅一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唏嘘不已!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尽管过去两三百年的“全球化”,是以西方列强资本扩张与帝国主义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但今日来看,人为的逞强,毕竟支撑不了太久,王道坦坦,王道荡荡,才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正是配合这个历史大势,无人可以阻挡!








昨晚与当地朋友畅饮,聊到明年(2026年)夸父班千里徒步,可从冀州出发,途径天津、唐山、山海关,葫芦岛、盘锦,最终抵达大连,总共1020公里,我们用具体行动为大连的腾飞助威!
道安天下,礼乐大连!从鼓舞民间的士气开始!




附:【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摘】
■ 01
这一周的鼓乐学习即将接近尾声,很受益。田老师那种郑重的态度很触动我,其背后更是满满的敬意。世间法术万千,统归于技艺层面,都只是作为一个载体,借此修行,最终都是为了“复见其天地之心”。老师看似表面在教我们演奏鼓乐,字句间同样将为人的道理悉数辨明,简洁明了,又很生动,因为这就是老师在生命实践中真实的体悟,真的很鼓舞人。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学习没有什么死角,无需依赖于某一固定体系。先练好功夫,清醒主动地入世,不给自己设限,多尝试,人人皆可得其位而尽其性。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叁矣。
律有数,韵无穷。无论是鼓乐、弦诗乐、南音等等,其中都有行在律上的乐器,相对严谨,有固定的标准;同样也有舞在韵上的乐器,每个人在“主干”上的情感表达又各不相同,然“发皆中节”,终将美美与共。


–在夸父班同学家家访
■ 02
早上主课前唱响道大校歌《惟正命》,家一同学随着歌声,用自编的动作应和。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这样,特别感动。这样直接的表达方式,如此质朴,如此动人。中国人的思维,就是象的思维。经典的一字一句之间,不仅仅是道理的辨明,都是与天地相接通的。唯有至诚,才能还原出如此鲜活的象。不是只用思考去理解,而是打开自己全部的生命去与它相应。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行地无疆。
读到《时事报道及评论》,诸多感慨。就像王镇华老师的提醒——尽管阳的势力已经占到多数,但想排除最后的阴余,还要时刻警惕。现在普遍的迷茫,与其说是身处历史三峡之中,不如说是乍然见到宽阔平静的水面,那种无措的感觉,就像爬山虎生长到墙的顶端之后,猛然失去自己所赖的依靠。中国共产党以外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美西方的先进经验,我们实现了经济的迅速腾飞……过去的百年,我们始终在追赶的路上。而今天,我们前方的路是从未有人涉足的,没有可以参考的范本,因此呈现出种种的困境。身处其中,更应该有一种根本的大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做时代的中流砥柱。在文化的根脉上立住,从那里再去生发,因而不失其亲,越走越开阔。



–夸父班同学集贤鼓乐课练习
■ 03
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日志上读到这卦彖辞,结合时事报道里美国闹剧的落幕,有些启发。
随时之义不仅仅是对每个个体的提醒,哪怕是这个时代的“造势者”,时局的缔造者,看上去是在大局势的漩涡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际却是处在一个更大的摆荡当中,即天时的回归。
记得丁亮老师讲到,中华文明之前有过三次大的摆荡,分别是天人的文明、儒道的结合以及佛教的中国化。而我们自从两百年前被轰开国门,就处于文明的第四次大的摆荡当中。到今天,西方的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点不可否认。现在这个文明已经包容到了极点,两百年的随顺——刚来以下柔,使许多外来文化已经与华夏文明融为了一体,已经不再是中西对立的历史节点了。跳脱出来,儒释道三教可一,中西亦可一也。这个随时的脉络从来没有变过,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这个“时”当中,从来不是“零和”的规则,而是“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我们每个微不足道的个体,可以不舍昼夜,生生不已。大到一个文明,一个国家,既可以温润如春雨以化民,亦可以化开各个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偏执,即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在这个随“时”的脉络当中,如当今之中国,承载这个脉络,发挥其精神,可以让天下所有文化都和合其中,往而不害。而国家这样的载体,最终都不是去统治整个世界的文化,而是“无咎”——无丧无得,往来井井。随时之义大矣哉。



九州之首,鼓舞中华!
欢迎各地朋友五一汇聚冀州,回归“天人生活”!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共学详情)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