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年代:觉醒的消息!

     潮汕木雕:英歌舞 

昨天周六,衡水湖畔、冀州城内,到处都是中学生的身影,三三两两,原来是河北省确实开始全面实施“高中双休政策”了。家长尤其是外地的父母免不了担心,但是孩子们都很高兴。

而昨天,杜杰老师的《山水画入门课》仍然继续,画室里大家都很安静,很专注。晚上,杜杰老师请外地来的学员们吃饭,大家欢聚“融融堂”,一边敬酒,一边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这次学中国画的同学,年长的有姥姥(外孙曾经是夸父班的学生,女儿是“三一”项目“三羊班”同学),年轻的有二十多岁的幼教老师,大美志愿者。

姥姥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然后一辈子就留在师范工作,说起当前的教育现状,她也不太满意。这次是女儿安排她来学习中国画,由于是零基础,姥姥开始有些忐忑,但在杜杰老师的鼓励下,越画越有信心。

有一位山西吕梁来的同学,她是第一次走进玉泽园,他们家七姊妹,她排行老五。她是受三姐鼓励,来参加这次共学的。之前她是小学英语老师,同时兼任主持人的工作。三姐参加过“道大”的学习,就回家组织姐姐妹妹们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共学,要求她们每天也写日知录。

同学们逐一自我介绍之后,贞常老师也带头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她是因为女儿上小学,放弃了在东莞外企的工作,回到家乡郴州任华德福一年级主班,然后加入辛庄师范的学习,是“三一”项目“白马班”同学,之后留在辛庄师范工作,女儿也进入愚公班(夸父班的前身),现在女儿在冀州中学读高三,即将高考。听到贞常老师自信而喜悦的分享,大家都很受鼓舞。

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年轻的实习生泳岑也介绍自己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听的时候,心里很不忍。长久以来,我们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上学、工作似乎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其实,生命是无价的呀!尤其受过去三四十年市场经济的冲刷,我们都被一种外在的价值体系来定义:考名牌大学,为的在人才市场将自己卖个好价钱;出国留学、在外企求得一份高薪的职位,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某种证明。

“现代文明病”,其病根还不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而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对“人”简单粗暴的利用。对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深刻的洞察:作为“生产力”三元素之一,“人”被明码标价了。马克思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位最重要的持不同政见者,给了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上了一堂思想启蒙课——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是伴随着血淋淋的殖民、征服和残酷的压榨、剥削。

近代中国,我们的前辈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打倒孔家店,推行“全盘西化”,为的是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经过百年的民族复兴,中国正在并已经全方位超越了西方的经济强国,并正在突破西方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束缚,要真正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以中道治国,方为真正的“中国”。

生逢其时,我们正是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转折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25年4月5日,是辛庄师范创办十一周年纪念日,届时我们将在玉泽园隆重举办“道大”官网发布会。在即将面世的“道大”官网【我们是谁】栏目里,我写了如下文字:

“道大”(道安礼乐大学)的诞生,始于2023年6月22日福鼎西昆的端午节庆。当天瓢泼大雨,电闪雷鸣,德成学校的圣贤馆内,却欢声笑语,锣鼓齐鸣,我们宣布开始筹备一所民办的“艺术大学”。发起者是黄明雨(辛庄师范创办人)、王韦华(四於书院创办人)、张腾万(德成书院创办人)三人。我们发心用十年时间,办一所令那些西方一流的艺术大学尊敬的大学。

我们是草根,既没钱,也没权,为何敢如此狂妄,口出狂言?因为我们立足于深厚的华夏礼乐文明的土壤。日本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别有用心!诚然,中国文化之衰败已有千年,尤其是近代被西方列强欺辱,经受了深重的苦难,但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为摆脱千年以来的心理阴霾和道德枷锁扫清了障碍;完成了“自我革命”的新中国,将重新接续王道坦坦、王道荡荡的文化命脉,重建礼乐文明。

中道今来!这一次中华文化的复兴,解决的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一次中国式的现代化,受益的不仅是中国,更是为当今世界摆脱“现代化陷阱”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学习,我们意识到:“礼乐”二字,是很难用“艺术”或任何一个现代语汇来替代的。“礼乐生活”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方式,它基于中国人的“天人观”,故“道安礼乐大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大学,也不是西方现代学术体系和高等教育的规范标准所能解释的。所以,我们放弃向教育部申报办学资质,我们只把自己定位在一所社会大学,一所生活大学,一个立足于民间的开放的共生、共学、共研平台,服务于全社会各年龄群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

道安天下,礼乐大学,始于每一生命个体的自觉。

欢迎成为我们的同学!成为终身学习者!

“道大”三位发起人合影 

附一:【来自辛庄师范首届一年制同学啟源老师的最新报道(3月22日)】

昨天,在珠海的茶会,非常好!

此次的活动,春彤的刘健老师特别上心,她找的场地,也很用心来组织。珠海有30多人参加了。茶会进行得很深入。金晖老师很沉静,稳定,专注,她泡茶的状态,和和美美,就是一首春天的诗,节律与韵味无穷。整个场,安静得只有注水的声音。很安神,很养心。有位先生喝得睡着了,但又有个“觉”在,很妙!

昨天的场,金晖老师也应机,分享了她的生命故事。特别赞叹。

茶里有乾坤,一片叶子里,有全部的大自然。是大自然给了我们无言之教。金晖老师跟大自然工作的这些年里,充分地体验到了那个“质”,最根本的。她说,是大自然收留了我,万物都是我的上师,给了我生命的教导。她制茶,不是一个程序,不是一个套路,都是顺天应时。茶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呵护这个生命,让它以它最适宜的方式来转化,是一个茶人与茶的合一。人退位。因此,她特别相应红学写的“仁和”两个字,随身带着。于她而言,都是基于这个一体之仁,我们活在天地之间,时时要有周天观,而不是凡事从人的角度出发,更不是凡事从我的角度出发。她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来“和”。如此而已。

珠海“仁和”茶会


人们见到金晖老师,很容易被她呈现的生命状态与品质所吸引,总渴望听到她的生命故事,她是如何长成这样子的?!人们听了她的分享,也很容易关注到她的技艺,渴望得到一个方法。想跟她学习制茶,制香,酿酒。但,金晖老师不仅仅只是制茶,制香,酿酒。她也不在意这些技艺,对于那些着急想跟她学技艺的人,她只是淡淡一笑。

对于金晖老师而言,就是一通百通,触类旁通。于一事中游刃有余的心法,用于其他事物之中。以艺入道。亲力亲为,就是必由之路。回到生活本身,真正去操持,去亲力亲为,这个体受很重要,如此,才能印证经典,接续文脉,才发现,有那么多的古圣先人与我们同在,生命不孤单。那个经典,就是先人的经历。我们也一同在经历着。

她设茶席办茶会,其实,也只是一个路径,就是传法。就是凡夫菩萨行。通常人们会习惯性地以为,是买茶,是买课程,等等,很有趣。金晖老师这么多精湛的技艺,并不着急用,更不把自己工具化。

我特别赞叹的,是金晖老师在这些之外的根植于土地的生态保养,自然大化。她去山里居住,不是避世。不是去做一个农场主,过一种所谓的另类的有机生活。而是去保养那片土地。让这片土地上的生态恢复本来的样子。万物是阴阳互生的,有相生的,有相克的。作为这个自然中的人,去“和”,去“仁”行,这是人之根本。不是用二元的、对立的、对抗的、残杀的方式。

一个地方养好了。缘份尽了。就去另一个山头。续另一段缘。

与天地为师,长养于永春

附二:【潮阳留学同学日知录选摘(3月22日)】

■ 01

凌晨两点四十起床,去到队里帮忙,跟双忠文化节一样,队员们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这次我又帮一位队员画了脸谱,不过这次的有点难,是虎脸,既要画出动物的脸型,又要将毛一根一根地描出来,我一开始有点紧张,怕画不出来,但后来一想只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画完后队员很满意,但对我来说,画的过程更有意义。

这次我们没有跟着队伍打,而是在旁边跟着走,有机会看到整个队伍的全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将这个队伍放在潮阳之外的城市,游神队伍还有可能如此畅通无阻吗?可能交警都要忙得团团转了,而在潮阳这都是平常事,因为这里的人民有信仰,他们看到神明都会恭敬地避让。潮汕人为什么总是带着点“松弛感”,因为他们是与神明活在一起的。应该让更多的人过上潮汕人的生活。

与神明同在


■ 02

今早两点半起床,一早骑车去到了后溪文化大楼,队里的人早已去到了那儿,一开始我们没有什么活儿,到后来,林老师让刘定毫画脸谱。我们就看着他画,一开始觉得很难很难,但刘定毫一起笔便直接“破”了,画脸谱讲究的是技巧,这个“巧”字非常重要,不仅是脸谱,干其他的事也同样,要去破开而不是蛮干。

妈祖迎袍的日子,游神是不可少的,我们绕着最近才熟悉的路绕了一圈,这几天也没有少走。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洒下来大家都变成了金色,散发着金光,感觉老天爷就看着我们。信仰,不是渴望,而是与祂齐平,与神同在,这种思想境界才是最高的,也就是所谓的“达观”。

下午画上妆,虽然没有去打槌,我们敲上了打击乐,每一个槌法的那一下,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的位都是不可少的。看到队员们最后的礼槌,非常震撼!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我们有着千百年来不变的精神,直冲云霄。

游神

附三:【玉泽园同学日知录选摘(3月22日)】

■ 01

下午大扫除,把武学馆内外都打扫了一遍。虽然这次人少,但干活儿却不马虎。认真对待这一片道场,把它当成自己的家,只要自己肯下功夫,事情总会解决。面对生活,就要拿出自己全部的热忱,做应该做的事。重在自觉、主动。

今天林简学长来了,大家一起练了南音,从《起手板》到《走马》。配合于其中,音乐就是最好的交流,很开心!如果把南音、书道等这些学习内容变成生活,真的很养自己。有时旁观并不会有什么感觉,但真参与其中,又用心体会,活出来,才懂得其中之美妙。

■ 02

礼以分别,乐以亲和。

学了这么久“礼乐”,现在才发现二者不可分割。“礼”即序位。“不讲礼”、“无礼”等词都很常见,不学礼,无以立。这便是“礼”的重要,但过于强调就会走到它的背面:礼教杀人。

“乐”,乐[yuè]者乐[lè]也,没有人会不喜欢快乐,也要注意不要走到它的背面——乐极生悲,做到发而皆中节。

与天地同和

— “学语文,兴礼乐,立人极”  — 

4月初,欢迎来到玉泽园,回归礼乐生活!

— “九州之首,鼓舞中华”  — 

(感受中和之乐,刚健的精神,活出中国人的真性情!)

详情请见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