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
——《雷祖宝诰》

昨日主课,从“雷藏于泽,天下随时”,谈到《雷霆玉枢宝经》。在解读的过程中,提到“巫教”与“王教”的相通处,即“沟通天地”。由于临近下课,没时间展开说,现就“巫教”与“王教”的异同,梳理如下:

何谓“巫”?何谓“巫教”?

【周禮·春官·神仕疏】男子陽有兩稱,曰巫,曰覡[xí]。女子隂不變,直名巫,無覡稱。

【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

【楚語】古者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說文】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

巫教,始于上古祭祀文化。扎根民间,根基深厚,与儒释道三教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三教之外的中华传统。春秋百家之一的巫家,正史上不被记载,之后与道教创始人张陵的正一道兼并。中国巫觋一脉,托始于黄帝之阴符经。中国古代的方士,就是巫觋之流,假托黄帝为始祖。郊祀志第五上:“洪范八政,三曰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兽、豹、獭有祭。是以圣王为之典礼,民之精爽不贰。齐肃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中国自古相信人死後有灵魂之说,所以要“昭孝事祖”,用祀礼以通神明,这种风俗,旁及四夷。《易经·系辞》中也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是巫觋的早期正统说法。“及少昊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家为巫史,享祀无度,黩齐明而神费蠲,嘉生不祥,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亡相侵黩。”这又恢复了“民神异业,敬而不黩”。这是孔子主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根源。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民神异业”的智慧作法

何谓“王”?何谓“王教”?

【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

【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

【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又諸侯世見曰王。

【說文】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

简单而言,“王教”脱胎于“巫教”。这与前文中颛顼的“绝地天通”有关。有关资料显示:

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颛顼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五德始终说成型于战国时代,所谓“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因此古人说颛顼是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亦称为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真武大帝)。【评:由此看来,我们朝北岳,就是祭祀颛顼。】

传说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当今世界最大的危机,乃宗教的极端主义,即巫教不宁,诸神争吵。需“明王道,兴王教”。目前现有的尼山文明论坛、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等,之所以效果不佳,原因是只停留在文化、学术层面泛泛的研讨,而没有团结世界范围内的宗教界领袖,举行大型祭祀。“绝地天通”,不是绝对禁止祭祀,而是率众以正——天地位焉,诸神正焉,万民育焉

【背景资料1: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许嘉璐倡议发起,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10年9月在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举办,主题是“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组委会副主席邢贲思、赵启正、叶小文、邢运明、吴建民、陈健、刘川生、徐显明、刘长乐、许琳,山东省领导李群、黄胜及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75位专家学者,共170多人出席,盛况空前。2023年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尼山举行。】

【背景资料2: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成立于2008年3月12日,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是中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的国际文化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以论坛为组织名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论坛年会每两年召开一届。2023年10月26至28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年会以“文明互鉴: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近千人与会。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本届年会并致辞。】

【孩子们日知录选编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今日主课,再体会《玉枢宝经》,很明了。对于当今最急切的问题之一的教育,就要用雷声振奋世人,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清净心发广大愿。生命就在动静之间,泽中有雷。这个底层的震动就从我们开始。桶底脱落,打成一片。听到礼乐共学营同龄人的简介,很不忍,曾经的自己不也是如此?但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对一以贯之的那个常道生起信心,可信步于世间。

《玉枢宝经》里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与其他许多名号,传说中的天兵天将,在如今好像化显了出来。珠海市的雷声大作,有如天助,说的就是如此吧。

诸子百家多是修十百年之业,而圣人,修的是千年之业。百家争鸣为的都是治国平天下,只不过道路不同,各有各的想法,拨乱反正,归正,对于现在来说,都是中国文化之大家庭,取其长处,都能为今日之平天下出一份力。

发号疾如风火,以清净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急急如律令

今天主课,我们了解到了部分礼乐共学营学员的情况,不只是惊讶,更多是心痛与同情。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最有活力的年龄却如此颓丧,他们是世界的未来啊!如今的人们心是飘摇的,躁动不安,我们敲大锣鼓也是敲警钟,震天动地,教化人心。当然,前提应是从我们自己内心开始。只有心中足够安定,才能出淤泥而不染,从而帮助他人。清静心,也是诚心,恒心。天下随时,在这个大开大阖的时代,风云变幻,最好的前进方式就是随顺大事因缘——天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如何,心中都存有正道。知时守位,就是行正事,利天下。

上经学课,学习《论六家要旨》,叹服于古圣先贤,当时天下士之精神。“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从修身到治国平天下,皆本于大道。现在的时代,相比当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时不我待。我们更要先向内修习。这件大事,心中担了,便坦荡踏实去走。

今天又是大雾天,行走在雾中,不禁有点害怕。但上午唱侗歌时,恍然抬头,看到一轮白日,心里忽明亮了。我知道,即便在雾后面,祂也永远都在。无论艰难险阻,这条路一定走得通。

◎沿湖行走在晨练处,头发已不觉被浓雾湿润关。很是奇怪,北方的秋天怎会有这番景象:一只苍鹭荡起波凭空起,阐明此为水,彼为天——原来是大湖泽之地。本来朴厚,又入这一点灵气,则更为可爱。不禁想这里所滋养、蕴藏者何?一如自然的安,遍施天下。

对外开放的共学营将近。听面试的同学之状态和情况,震动和不解来得切身,因何至于此,于基本之健康都有了这样的距离?物质上极大丰富,心却如丧家人,不知归路。由此可见,拨乱反正,刻不容缓。经学课上讲到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时,百家争鸣,路径不同,而所为都是平天下,似有戚戚。“随”之义是如何的积极主动,一切作为,无所不括,无所不包。动静有常,行止依依。放于天下亦无违。

再读《雷经简本》,更增信,心“其应如响”。“知止”,“知谨”,“知微”,无虚言,真真切切,身中之精灵,亦为本来良能,用则发,则无往不利,是多么的喜悦充盈啊!人若有情,必是可唤起的,便为天下先,也不在话下。

附:《大美礼乐团雷霆宝经》(附背面)

《大美礼乐团雷霆宝经》

雷祖宝诰: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急急如律令。

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定安。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眞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

天尊言:吾今于世。何以利生?为诸天人。演此妙宝。得悟之者。俾跻仙阼。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若得眞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诸天闻已。四众咸悦。

天尊言:吾今所说。即是玉枢宝经。若未来世。有诸众生。得闻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一声。或五七声。或千百声。吾卽化形十方。运心三界。使称名者咸得如意。十方三界。诸天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飞走蠢动。若有知。若无知。天龙鬼神。闻诸众生。一称吾名。如有不顺者。馘首刳心。化为微尘。

天尊言:吾是九天贞明大圣。每月初六及旬中辛日。监观万天。浮游三界。若或有人。欲学道。欲希仙。欲逭九玄。欲释三灾。当命正一道士。或自同亲友。于楼观。于家庭。于里社。釂水馈花。课诵此经。或一过。三五过。乃至数十百过。即得神清气爽。心广体胖。凡所希求。悉应其感。

天尊言:身中九灵。何不召之?一曰天生。二曰无英。三曰玄珠。四曰正中。五曰子丹。六曰回回。七曰丹元。八曰太渊。九曰灵童。召之则吉。身中三精。何不呼之?一曰台光。二曰爽灵。三曰幽精。呼之则庆。五心烦懑。六脉抢攘。四肢失宁。百节告急。宜诵此经。

天尊言:世衰道微。人无德行。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友兄弟。不诚夫妇。不义朋友。不畏天地。不惧神明。不礼三光。不重五谷。身三口四。大秤小斗。杀生害命。人百己千。奸私邪淫。妖诬叛逆。从微至著。三官鼓笔。太乙移文。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斩神诛魂。使之颠倒。人所鄙贱。人所嫌害。人所怨恶。以至勘形震尸。使之崩裂。驱其卷水。役其驱车。月覈旬校。复有考掠。一闻此经。其罪即灭。若或有人。为雷所嗔。其尸不举。水火不受。即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作是念言。万神稽首。咸听吾命。

天尊言:此经功德不可思议。若人家有此经。至诚安奉。即得祥烟满庭。庆云荫轩。祸乱不萌。吉福来萃。于其亡殁。不经地狱。所以者何?死即往生。生归善道。承天尊力。有此灵通。出入起居。佩带此经。众人所钦。鬼神所畏。遇之险难。一心称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悉得解脱。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