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023年11月21日星期二
随着杜杰老师山水画工作坊的开课,我们的中国画教室正式启用了。这间教室取什么名字?冯钟云老师琢磨了很久,后来我们在天台山桐柏宫,见他们的国画室有个名字——“融融堂”,就拍照发给钟云老师,他也觉得很好,就亲自书写了这三个大字(正在装裱中)。
学而时习之,不仅是一个人闷头苦干,而是一群人,其乐融融。教与学,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相互影响,乐在其中。人活着,本身就是意义,而不是为了追求一个抽象的所谓意义。西方哲学把生命这件事搞拧巴了:追求深刻,却忘了平常的喜乐。
人活在天地之间,通过一呼一吸,时时在与天地往来。而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众生,都是同呼吸,共命运,不需要那么标榜“我”的多么了不起。我们请来的这些传授中国文化的先生,如杜杰老师,如丁爱刚老师,如吴章仕老师,如我们潮州大锣鼓的老师,如泉州南音的老师们……,个个都那么朴实,有情有义。有这么多可爱的先生陪着我们成长,多幸运啊!
学习的事很简单,就是活出真性情。镇华老师说得好:乾坤的孩子不忘本,惪道的大人真性情!
人生的旅途免不了会遇见大山大水,看似此路不通,这时抬头看看天,顺着祂的心意走,一定会有转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处处见生机!
记得2014年,辛庄师范第一次请张树旗老师开《易经》课,现场起卦,有人很关心我的前途,就请张老师起了一卦——水山蹇卦。乍一看,有点苦的,当时我看那位朋友的神情,有点失落,跟着这个黄某人,大概前途不妙。我心里则很欢喜。
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人生,就应该自讨苦吃,知难而进啊!走过大山大水,见过大风大浪,才不枉活过一场。
主动融入人类大生命的河流,短短一生也波澜壮阔,只要你愿意!
【孩子们日知录选编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
◎山水画入门共学营终于开始了!杜杰老师的课很放松,而且让我们一下就学会了。每一笔落下去都很宽阔,不像我之前学得那么死板。到了下午,阳光照在纸上,每一根毫无关系的笔线合在一起,成了一幅山水画,心情很舒畅!
◎第一天上山水画课,听杜老师讲了水墨的一些基础,演示时,一条线居然好似山水,这是一种只有墨才体现得出的山河,一条线,一个点,放在一起,便是一块山石、河流。第一次发现了中国人的情与景,景是有情的呀。觉得中国的山山水水好温柔。
◎初次体验杜杰老师山水画,大大地出乎意料。第一天只是体验笔墨变化之妙处。浓、淡、干、湿、焦,最感触的还是属点,如何点出变化与韵律,百试不得门路,但听老师一点拨,说就像打鼓般,有律,时而急,时而缓,时而激进,时而温柔。手就像槌,放松,随意,越点越顺手。心中极为丰满,原来是相通的呀!妙极!手臂抬起,随之舞动,自己感觉闭眼会更好。全身心投入,律有了,韵紧跟而来。大有领悟。心中时时品味此生坐标在何处。
——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不自欺。
——自问一天中有多少顺的事,不是顺心,而是心顺之。
◎今天是山水画共学营开营第一天。很喜悦,我被分为了副组长,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一整天下来,非常的充实。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齐聚一堂,学习山水画。杜杰老师十分和善且有趣,听杜老师的课也很入迷,转眼间就下课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山水画,其中的韵味很奇妙,让人心神凝静。静下心来也可以与天通上,不再与世界、天地“失联”。我与天地离得太远,中国有很多东西可以与天地接上,成大事。
画的时候也在想,为什么我爷爷那辈人如此在意“考大学”?以前的我并不知道“考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只知道考了大学才有钱,才可以养活自己。就如同我母亲一直跟我说的,一定要学小提琴,以后可以靠这个“吃饭”。我现在可以理解母亲在为我找出路,为我着想,很感恩。但那时的我并不快乐,也不喜欢,却不得不去拉琴,就像主课上讲的,自己喜欢的事做不成,但必须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何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欺啊?!我们做了太多自欺的事,惭愧!连自己都做不到对自己诚,直面自己的内心,还怎么自立立他呢?实在惭愧啊!!!时时刻刻要将刀刃向内,诚心改过。一个“诚”字可以通天!我定将改过,多说无用。
“考大学”只是爷爷那辈的一个心结与顾虑。“知识改变命运”,是他们谨记于心中的话,亦是对我们的提醒,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不考大学也可以养活自己。他们只是想用他们的方式为我们加油、鼓劲,指一条路,感恩!
——自己生命的幸福与灾难都是自己打造出来的。
——人者,天地之心也。
——道路很开阔,不要把自己锁死了。
◎今天是我们组值日武学馆的第一天,大家干得都很不错。我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到了独一无二的特点(优点)。第一次跪在地上擦垫子,刚开始擦,一点也不累。十六行垫子我和同学一人一半,也就是一人八行垫子。擦完两行后,我明显感觉膝盖很痛,手腕酸疼(因为用一只手撑着垫子,另一手擦),很累。但我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克制了它,没有让疼痛影响到我。
今日我最大的感悟:回想起曾经小时候的我,那时候也就一两岁、两三岁左右,每天喜欢在地上爬过来又爬过去,一天来回几十趟。而我妈妈就要每天早早起床,半蹲半跪着去仔细擦每一块地板,每一个角落。不管春夏秋冬,妈妈都带着一颗爱心,一颗诚挚的心,一颗温暖的心,坚持每一天。妈妈好辛苦,真的真的为我付出了太多,每天跪在地板上一定很累很累。之前我怎么能一次又一次让她生气、伤心,真是太不应该了。想到这里,我突然好难过,有太多的不应该。现在我真心悔过,回去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做一个好孩子,一个顶天立地的好孩子。
很感谢老师们给我这一次劳动的机会,才让我有这样的感悟。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谢谢!
◎今天的朝会很有感,看到刚回来的黄老师,感觉此时并没有用以前“面对老师(权威)”的紧迫感去上课,应的便是良心话。课上老师又提到“来这里,起码不会拖你们的后腿。”为何能如此保证?而我们在自己平日的生活中能有此保证吗?想来不过一“诚”字,更重要的学习,不过是时刻去面对自己,不是跟着外在大流跑掉,任思绪向外放荡,这尚不是“自由”。也不过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问问自己,这样的状态,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其实便是在良知上做事啊。要接通“天心”,即反身而诚。
看,非仅看个热闹,是找到个“位”,是超越一切现实“价值”的人生坐标。人要挺立,人要负责,这就不会自卑了。老师讲到生命的“原点”,便是赤子之心,而所有的学习,也是用这样饱满而平常的心去做啊,因为一切无论如何总是落在日用平常中的,无需那么复杂。顾好自己,找到那个关系中合适的点,双方才能都舒服,互为增上。而经典、历史、礼乐等的学习,是在学个超越物质的不变的“大”。打开心量,人类命运的何去何从,亦是我的何去何从,拥抱这个贯通古今的世界。
◎今日朝会,老师提到了“失联”的人。当今大部分人的生命都卡顿了,无源之水,是会干枯的。而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拾回这条慧命,接通文化的命脉。少年立志,就是立志于此。首先要认肯,生命是无价的,赤子之心,就是“全部”。其次,就是诚,这是最大的秘密。最重要的学习就是时时面对自己,把这个力量用回自己,刀刃向内。最后,老师提到:要有志向。惭愧啊,我是一代“新”人(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充满了生机)。要接通源头活水,对此有信心,我们到哪里,都是精神入驻,给人鼓舞。
——每天不能苟活。尽管我们很平凡,就在日用平常中。
◎人世间做得完的事都是小事,生命的大事是做不完的。而此生,就为成全这件“大事”而来,时时刻刻,都真诚地面对上天赋予的生命。直心,如赤子之大信,明珠在怀。灵魂的事,就是信仰的事。其实,所谓“宗教”最初的状态,真的就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广阔的天地自然与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连。所以自古以来,敬天法祖的生命信仰,是深深注入在中国人血脉里的。而人对祂的误会,滋生了后面的“人格化神”。好在古圣留下了一部可以让我们直会古人、接通心源的“经典”——就是礼乐。五千年前的中国人,是怎样的精神面貌?想想看,其实这件生命的大事,自天人之际而来,贯穿了所有人类的历史,整个大生命的文明,都在成全,都在开展。
礼乐共学营已开营两周,虽然过程中有些同学离开,但选择留下来的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尝到了甜头,真是难得可贵。这个时代正在呼吁灵魂的领路人。迷茫的人,需要重新展开阳刚的生命。振奋之!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