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随笔2024年4月1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见了刘森老师,听刘老聊天,他谈到“宏观智慧”的作用,说面对时代的大变局,能有“宏观智慧”的人,是罕见的,比如毛泽东,比如邓小平。于是就想,若给明天的日志拟标题,或可写《面对生命的宏观与微观》。
刘老是音乐家,同时是忠诚的老共产党员,但每次提及亲身经历的政治运动,还是十分感慨,他说:只要一谈抓阶级斗争,就不可能以礼相待了。
午餐之后,送别刘老,和一田去了换新址的万圣书园(五道口地铁站东侧商业楼内),买了一大堆书回来。一个有品质的书店,也像一座庙堂,里面住了各种各样的灵魂,每次目光扫过他们的名字,与他们交汇,感觉很奇妙。有的灵魂是那么亲近,有的看上去那么委屈、那么固执,但也不失几份可爱吧。
晚餐时,和女儿聊天,又谈到电影《周处除三害》及类似的商业片,都觉得很不忍,导演和编剧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观众的胃口调足,让他们埋单,然后不屑之。所以,思维力必不可少。也就是“意根”的运用很重要,不能做那些“反智主义”的信众。
和女儿谈到“孤独”与“孤单”,说其实一个成熟的人会有孤单的感觉,但并不孤独的。女儿赞同,她说:人害怕孤独,其实也是一种懒惰,总想找到一个特别懂你的人;其实,永远不存在那么懂你的人,你只有独自去面对无尽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成熟。
【王镇华老师《蒙特梭利的幼教体系》与《易经的生命架构》选编】
【编者注:从今天开始,每天整理镇华老师《易经讲记》时,会选编《蒙特梭利的幼教体系》部分内容,相互参考。我们会发现,面对一个整全的大生命,再落入具体,是如此具体而微的。生命之广大与精微,不得不令人惊叹!】
偏态的利用
◎被合理化成社会原理
“导引的规范将人类偏态行为的结果制定为社会原理,且在权利的伪装下成为方便的手段。如此一来,谬误胜利了,且成为人类生活和道德的一部分。所以在这样一种悲剧性的阴影底下,认不出其本身的真面目,所有事物都被扭曲,以为一切都是无法避免而必然的邪恶,于是全部被接受。”
◎代价:人格萎缩
“我们越是接近中年生活,就越是成功地巩固了我们个人的观点和社会地位,就好像越是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正确的理想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把这一切看成是永恒有效的,终生不渝地坚守着它们,并把这当作一种美德。我们完全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为社会所赞赏的那些成就是以人格的萎缩为代价而获得的。”
◎如:占有欲
“儿童无法专注就表示他周遭的物体占有了他。他每样东西都想要,并且一个换过一个。不过,一旦他能专注,他就成为自己的主宰,并且也掌管了他周围的世界。”
◎如:权力欲与自卑
“许多人都相信自卑感刺激了权力欲的增长,他们用这种起源于自卑感的权力欲来解释他们各自的麻烦并得出了满意的答案。”
◎失去“工作”动机
“工作既是极大满足的来源,又是健康和重获新生(对幼儿而言)的一项原理,为什么只因成人将它视为一种不为人所喜爱的需要,而一直受到拒绝呢?事实可能是因为社会已经失去了工作应有的动机。这种奥妙的工作本能依旧以隐性的特征藏在人心里——它已经因为占有欲、权力欲、漠不关心和依附而产生偏态。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仅能依赖外在环境或偶尔经由偏态的人竞相斗争而产生。如此,它成了强制性的劳动并因此形成强大的精神障碍。这便是为什么工作看起来艰苦而令人讨厌的原因。”
《艮卦》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这个趾,不能解释成拇趾。他是知止,要知道止在哪里。正面来讲,止于至善,对不对?中道、天地、德跟道、自明自然,这个是你永远要止的。他既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中国人是把所有的众生、大自然万物,看成一个大生命,而这一生只做一件事,为这个大生命而活。这跟佛家有一点类似,大事因缘。但是整个态度又不一样,有相同,有不同。【评:见地透彻,就是如此。关键是做到才算懂,故唯有终日乾乾,生机华发。】
负面的止,就是有了过错,不要合理化,尤其不要工具化,这两个会越埋越深。人有的时候绝顶聪明,是绝顶笨啊,因为他的合理化太厉害了。他抓你,你逃不掉;你抓他,门都没有。我打过太极拳,他的中心轴永远是转的,他的胯是松的,所以一定要两只手才抓得到他的中心轴,要不然他一转,就让过去了,像棉花一样。我不是不会,我是不屑。别人抓到你了,还假装没事,从从容容的一挪就过去了,和对方有什么不同?下一次你的缺点,不跟你说。我就是那一个最笨的人,我还是跟他讲。几次下来会怎么样?我总不会一直笨下去吧!所以我们身边要是没有可以讲真话、让你认错的朋友,小心,你是最可怜的孤独者。
所以知止,正面,止于至善、中道;负面,有过错,马上认错,最快。会马上认错的,请举手。那个旁边的要转头问问他,如何马上认错,这是功夫吧!我只要跟太太吵架,都是我先认错。以前还要拗几天,现在半天,甚至等一下就去。因为两个都老了,然后怄在那边很难过,认错很舒服。这个是我先认错,那女士的认错,她不太用嘴巴,就帮你倒一杯茶。我说你该认错啊!(她说)给你倒茶喝。
知止,像脚趾头那样的知止,也就是童年经验最浑厚。一个人童年受伤,或者是童年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非常正当的正常家庭,他的生命韧性非常强,没有东西会打败他,他倒了一定爬起来。家里面没有溺爱,家里面没有过度的呵护,很重要。我们现在正在很愉快而谨慎的带四个月半的婴幼儿,现在已经五个月了。
“无咎,利永贞。”其实小孩就算他的接触有一点不妥,可是孩子来到,他有吸收性心智跟敏感期,也就是天赋。我们有讲,今天发的数据上面都有。所以不要怕小孩子受到一点点不好的对待,甚至相当重的错误,他会看你。就那个看啊,我只学那个看,学很久。大人弄错,我就学看着他。这可以学?不可以?标准答案就是看着他。你说没有关系,也不对;你说有关系,也不对。看着他,很重要,我是说真的。挺住,他还是错,但是我没有任何表情的看着他,这个比骂他还凶。小孩童年经验浑厚,但他天生带来的善良人性、童心跟童真,一般伤害他都可以应付。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这个腓,易经用了几次,在咸卦,也是在第二爻
用这个腓,就是小腿肚。小腿肚,是脚走,他才动。他自己会不会动?在座有没有哪个小腿肚自己会跳起来?没有吧?所以显然他是被动的跟随,随动,“不拯其随”。随是一卦,随卦,我们都会随着环境时代的脚步移动,但是要看状况。这边是说你被动的跟随,“其心不快”。你是被逼的,放弃高薪,或者是放弃你的理想,而随着大家一起追求热门东西,当然其心不快。真正心要愉快,是发自你主动的那颗心;被动的,救不了自己。“不拯其随”,跟着别人一起做,好像人多就不会错。错!还是会“其心不快”。所以这地方可以想很久,我们这一辈子如果都是人多的地方去,跟着大家一起起起伏伏,你救不了自己。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九三,“艮其限”。刚刚我们有用到这个字,因为他是从艮来的。但是这个限,是指腰部。你去查字典,连接上下的腰部,叫作限。止,是像腰部那样的止。就是那件事情,你一停止,结果发现腰杆受伤,有没有这种感觉。腰杆受伤的停止,后面就是他的形容词,“列其夤”。夤这个字,虞翻有一个解释“脊肉”。脊椎跟旁边的肉,有一种重要关系。我们在咸卦还有里肌肉,脊椎里面的那个肉,是全身动他不动。脊肉呢,是连结最重要,像腰杆那样停止,结果伤了脊椎跟肉的联击,被撕裂开来。
“厉熏心”,非常的严厉、危险,连你的心都在火上烤,所以不只身体受到严重的挫伤,而且你的心,违背了良知。这种停止,叫作腰部的停止。自己想,这一生在重要时刻,该止没止,就说这最后一次啦,等做完了,这一生你就够了。不然!搞不好你就在最重要的时刻,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我只要想到腰部脊椎跟肉撕裂,然后心在火上烤,那种腰杆受伤,是怎么样的停止啊?中年危机。现实的条件都有了,没有回到少年时候生命的理想,那叫作腰部受伤。我们一般人都会强调起点跟终点,起点就是开始很重要,终点叫作终极关怀,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腰部。《易经·繁辞》“原始要终”、“慎始慎终”,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腰部更重要,没有腰部,头跟脚没有用。我是没有腰部受伤,是左胯那边,推汽车,要带大女儿去生孩子受伤,才发现腰部的受伤很严重。生命的腰部在哪里?最年轻力壮的时候,一直到你已经现实成功的时候,那不是腰部是什么?所以九三是主爻,这种停止,受伤严重。
六四:艮其躬。
六四,“艮其躬”。停止,一定要跟自己的切身有关。考虑要进、还是要退,要从你自己的生命之道,主轴就是自己的生命过程、自己的生命之道,从这边来看。所以这个躬,就是切身。我们讲过,主跟体是心本身跟生命本身,所以位上,全部都是切身。每天你会觉得忙那么多,好像都在忙不急的事,所谓很急很急的,都是现实的。老板没有不逼职员的,现在都用单位计算,一天你要做多少?营销的策略,就是切一天要有多少进度,一个月你该有多少什么,都累死了。所以反过来,这是不仁的人。“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以财发身”。少赚一点,保持职业的健康,很重要。我们现在的电子业,太凶了,因为那是硬碰硬,你软件要发展,钱不是这么好赚的。弄到后来,一个保险业、一个电子业,保险业是所有的关系都用完了,电子业呢,脑汁耗尽,你接近忧郁症。艮其躬,切身就是生命过程,就是道。你可以想想,这一生、每个阶段,你到底要什么?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六五,“艮其辅”。辅,就是脸颊的里面,里面就是嘴皮子跟舌头。所以辅就是一张嘴,讲话。这个时候,他警告你,“言有序”。就是你真的知止,讲话一定秩序井然。人讲到最后,很多重要的,但是讲不清楚,就表示你这一生很乱。就在想,要不要这样子解释,这样解释,还要讲话,非常的有生命秩序,需不需要?每一个人都说我的话很重要,通常都讲完了,才知道重点还没讲,所以讲电话都是讲重点。可是电话中,重点有没有讲到?还是没有讲到,信不信?那秩序呢?更难。这一条怎么解啊?《老子》说:“言有宗,事有主。”讲话一定要有归宗,做事一定要自己有主,用德的心,决定去做,用心去做,所以讲话不只是要有重点。我们现在就是重点、重点、快一点,没有用的。讲话就是你的人格,卡夫卡说的。讲话就是你的心灵状态,我说的。需不需要这么严格?可以救回你的生命。讲话,是生命最大的漏洞。
上九:敦艮吉。
到了上九,“敦艮吉”。一般到了第六爻,极端都不好,而这个知止的极端,反而是敦,敦就是厚。我们刚刚还在讲,讲话要不要这么严格?现在他就告诉你,要很厚的知止,不是肤浅的事,是最重要的那件事。厚的知止,我讲了两句,猛醒、超拔。我常常很想跟这个社会说,不要对自己太好,更不要自我感觉良好。毓老师就告诉我们,越年轻严格训练自己。我听了一半,因为只做到一半,就不得了了。我告诉你,我们老师讲话之彻底。严格,他还说“功过格”,以前有一种表,每天自己做对、做错,按表格填。这个跟彼得·杜拉克讲的一样,他在《有效的经营者》里面说:要知道你们多会浪费时间吗?你请秘书纪录你一个礼拜,从一进门到下班在做什么。你很快就会发现,越忙越会讲废话,因为你在逃避压力。毓老师也是这个意思。
功过格试试看,我是没填过。我发现填那个,有点看不起自己,但是每天面对自己是必要的。你一天空过、枯待,不觉得很丢脸?像这样子的话,是真正好的建议,而现在的人不喜欢听,说你管那么多,我的生命我自己负责。他有负责吗?所以厚止,进一步归到厚道。来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易经在讲事情,就把整个大生命、整个中道,随时从这个角度检视自己、检视现实,好像现实难为啊,非常的乏力、非常的困顿。不然!你用中道看他,你面对他讲出来?出不来。胡适到了六十岁,说:“成见是我最大的敌人。”我到了七十岁,说:“习气是我最大的敌人。”一个成见,一个习气,把我们绑得死死的。
(慧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