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已抵达贵州深山里的地扪村。我给女儿发短信:“已顺利到达地扪,时光边缘的村落。”

十七年前,我就带女儿来过这里,那时还有胡因梦。胡老师一来,就爱上这里了,说也想有一栋木屋,我就花了二十万买木头,结果她又改变主意了。

地扪生态博物馆的馆长任和昕先生,是个奇人,早期在《南方都市报》做财经记者,后来早早地告老还乡,盖了这么一片木屋。海内外的建筑界名士,一来,看到这片木屋就傻了,颠覆了他们所有的设计理念。天津荣程集团的胡先生昨天也是第一次来地扪,他谈起一周前去玉泽园的感悟,他对丁爱刚老师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丁老师说:“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哇!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丁老师这句话,很棒啊!其实,事情做对了,一定是简易的,因为是天意使然,我们只是配合祂。所以,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较劲。

昨天上午,在高铁上,对第二届青少年礼乐共学营的十四位同学逐一写了寄语。然后发给含章老师,请她转发夸父班草原班的家长,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不要以为把孩子往这里一送,就高枕无忧了。对孩子而言,成长不可替代,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对我们成年人而言,成长一刻都不能停止——如果你愿意为你的慧命负责的话。

现将这十四份寄语,隐去孩子姓名,转载如下,敬请各位同道参考:

其一:

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尽管你是一个良善、和平的人,但生活常常会以另一幅你不喜欢的面貌呈现:冷漠、凶狠、割裂、不堪。这意味着什么?命运弄人?亦或同样是一份天启?如果有一日,你从善-恶、美-丑、真-假的观念对立当中彻底翻转,你会感恩经历的这一切

十八岁,多棒的年龄!如果你想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人,首先把长发剃掉,留个小平头;其次,把耳机摘掉,不再依赖有声读物入眠;第三,加强身体锻炼,每日跑步、行走和打篮球。如果真的愿意送给自己一份成人礼的话,一个月之后,跟随夸父班徒步一千公里,完成生命的翻转。相信自己可以穿越一切黑暗!一点都不难!

其二:

你长这么大,挺不容易的,有那么一个爱折腾的妈!好在你还挺包容和随顺,没有以激烈的方式证明的你的独立自主。不过,话说回来,也要感恩你母亲,她总是试图将你从平庸的主流教育里拉出来,扩展视野,接触各种有趣的人。

你是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也有能力带领同龄人,给他人鼓励和希望。你爱运动,这在女生中不常见,可以好好发展你身体的素质,或许深入学习武术,广泛涉猎户外运动,做自己爱做的能做的事。若真的决定离开父母,走自己的路,这时候就更应感恩你母亲了,因为她尽管是急脾气,但在你心性成长这个最重大的问题上,她倒不急,希望你走得更稳当!祝福!大胆往前走!

其三:

可怜天下父母心,原以为你父母对你很严苛,可与你父亲深谈之后,发现不是的。你父亲是一位难得的男人,自己有信念,但并不强加于人;自己有思考,但并不固执己见。你很快会长大的,或许将来也会成为别人的母亲,届时你要学习你父亲的处事方式。

你母亲对你有许多忧虑,她看结营式夸父班同学奏大锣鼓时,她流泪了,她对你的祝福很简单,只是希望你也如此有活力,更阳光。不过,陷入青春期自我小天地的人,是不容易从自己的洞穴里爬出来的。听说你父母支持你独立去旅行,很好啊!多些游历,同时多往内在世界看,所有世间的繁华和复杂,只不过是我们的内在意识的投射。绝无例外。祝福!

其四:

你很执拗地想加入夸父班,这一点让我有点意外。因为你的穿着打扮、你感兴趣的事物,与夸父班呈现的面貌是有点不搭的。不知你在原来的学校真正的感受怎样?夸父班当然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不用刷题、做那么多作业,也不搞分数排行榜,甚至也从来不评“三好学生”、“先进标兵”。但是,夸父班对人的要求其实更高,有向道之心者,才能在这里待得住,待得久。

在你这个年龄,开始注重美,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的关于美的观念,是怎么形成的?想过这个问题么?一个人成长最根本的,是独立自主,包括对美的体会。所有人为制造出来的美丽,在天地自然面前,都是那么苍白。唯有精神的挺立,勃发的生命力,专注的学习态度,才是可以赞天地的大美。

所以,你要进夸父班,大概会很辛苦,要来一次脱胎换骨。看来你并没有准备好,包括你的父母大人也没有准备好。不急,成长的道路从来不是狭窄的,人生是大草原,祝福!

其五:

你是一个挺灵敏的孩子。也很关心自己的未来,面对这个世界,总带有几份谨慎。不清楚你的家庭环境,但通常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大起大落。这点要感恩!因为我们的德行不够,若投胎大富大贵之家,更容易被自己的幻觉带跑,难以正命。

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其六:

这次共学营大概会成为你人生记忆当中很特别的一站,据两位女老师说,你经历了第一次例假,尽管母亲不在身旁,但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你足够的温暖和关爱。

你虽然也出身小家碧玉,但有几份磊落和大气,很难得!切不可埋没,要为自己的慧命负责。祝福!

其七:

从各方面反映来看,你似乎没有缺点,这很难得。你母亲独立带大你们兄妹三人,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值得感恩!你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明确,考大学,然后参军。简直是模范生。不过,国士与天下士的差别,在于后者不仅有忠君报国之志,更有天下观。

要建立天下观,必须要通天彻地,将生命的两极(乾坤)撑开,如此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独立而一体”。如此,才有真自由。

其八:致WDR的父母大人

DR爸妈好!藉此给第二届共学营同学逐一写寄语之机,也给您俩写几句话。我不会给DR写,因为他的心门已关闭。我们说再多,也无益。前几日你们应该读过瑜雯老师对DR的描述,下面先将附上俊英老师和刘铁老师的观察和寄语:

◎苍白,躲闪,眼晴后面好似还藏着一双眼晴。早上不起床,有几次怎么都叫不醒,醒了以后又说什么都不知道。让人心里觉得怪不踏实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白天一直窝在宿舍里躺着看书。第一周虽不值日也愿意留在厨房里,喜欢重口味,喜食番茄酱、醋等调味品,常到厨房自行添加。

心理偏低龄,生日还向父亲索要玩具做为礼物,也会在言辞上恐吓父亲,有控制父亲的倾向。生活上是混乱的,不能自理的。

俊英老师建议:父母至少一人暂时放下工作陪伴孩子,尤其是生活规律的重建,包括自理能力的培养。必要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会帮助DR身心有力量。对于他阅读的书籍和玩的网络游戏,父母要有监管。每一个孩子呈现出的生命状态都与家庭和父母有关。若父母看到这一点,肯认错,相信这本身就会支持到孩子。祝福DR。

◎DR是D组的同学,但是在第一周的时候,非常积极地参与到A组的厨房值日中来,虽然相比晨练的起床时间要更早,但是他更愿意参与到厨房的工作中来,所以每次早上看见他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就走进厨房的时候,很是心疼与感慨。但第二周最没有想到的是他无法融入共学营的集体中,刚开始是生了点病,在宿舍休息,再后来就是干脆不上课,宁愿在宿舍待着看书睡觉,到最后就一心想回家。DR的这种表现前后逆转,回想起来,可能是他对自我情绪的关注比较敏感,反而缺少了对周围人的关照,以及如何与他人更好的和谐相处。

刘铁老师寄语:希望DR能慢慢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打开自己,释放自己的天性;因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我想说的话:看到孩子呈现这样的面貌,心里很不忍。您俩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而且还在高校任教,所有外在的成就,不如将孩子抚养成人,这是父母的天职。所以,正如俊英老师建议的,您俩至少有一人要停下手头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孩子。这种陪伴不是用以往的方式,因为事实证明,你们以往的对待方式失灵了。所以,要和孩子一道完成触底反弹,不在慧命上过生活,再光鲜的名誉、再舒适的生活,都是毫无价值的。

无限祝福!

其九:

一米八九的个子,却常常耷拉着脑袋。他爱阅读,也爱奔跑;他爱在厨房干活,也爱追着冯刚老师问问题。可是,他似乎没有朋友。

经历孤独,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但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恰恰不仅是通过书本来长进,而是与真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古人称“士”为能干人,从一至十,能善始善终,都是从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而所有历练当中,“亲民”二字是最大的课题。故大学之道,始于圆满,止于至善,都落实在这两个字上。少用脑,多用心,去感受他人,去感受万物,从而将此生走通。

祝福!

其十:

这是你第二次来共学营,但我对你仍然知之甚少,若不是瑜雯老师的描述【你们都不知道DJY说起话来跟看起来多么不一样?!我太喜欢听她交谈了,尽管只言片语也特别让人欢喜,还挺响,有力量,友善宽厚得很】,我们对你的了解一定会非常片面的。

不知道你曾经经历过什么,为何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青春万岁!不是一句漂亮话。“青春”二字其实是跨越岁月的,因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很多修行人追求某种高深莫测、心如止水的境界,其实偏差很严重,动静不二,高贵与卑微、刚健与柔顺,从来是一体两面。懂得阴阳相生之道,生命的能量就会磅礴而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你若想活成这样生动,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愿助你一臂之力。祝福!

其十一:

这一次,对你有了比较深的印象。你父母也非常诚恳地介绍了你的情况,愿意全力支持你和信任你!这很值得感恩!

你想加入夸父班,没问题。只是需要先做好心理准备:第一、要诚心听从老师的指导,尊重我们的约定:不许谈恋爱;不要爱打扮;要能吃苦耐劳,积极参与日常劳作。第二、沉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将精神的维度撑开,立志做大人。

夸父班不是避风港,更不是收容所。而是培养大人的地方,旁边的衡水湖就是龙池。好男儿,当自强,不要做小爬虫,而要乘六龙以御天

其十二:

你这次来共学营,相比上一次精神面貌有很大变化。而且你父母也非常重视,对你十分信任和关心!所以,脚踏实地往前走,你的人生一定是坦途,只要你愿意。

你想回到父母身边,陪伴他们一年,有此孝心,值得鼓励。只是你以往学习的环境,精神过于稀薄,所以很难从中得到滋养。若有缘,将来可以加入草原班,人生是大草原,可以任意驰骋。先迷失道,后顺得常。祝福!

其十三:

你应当读过瑜雯老师对你的文字描述了,下面先附上俊英老师和刘铁老师的回顾和寄语:

◎健康、热情、幽默的大男孩。运动员的体魂和意志力让他在运动、劳动中卓而不群。身为组长很有责任心,也主动承担了很多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赞扬、认可,同时收获了友谊。上进、好强,有时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从而内心纠结难以放松。在广播剧的学习中积极投入,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有极高的创作热情。有时候过度谦虚又会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有一种英雄情节,对英雄的理解带有世俗的观念,这也会让他对比赛及比赛的结果患得患失。临行前脚部扭伤也和这种心理不无关系。

俊英老师的建议:向“和平勇士”学习。正如《中说》文中子所言:“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天赋的素质和后天习得的意志品质让你在运动方面成为一个佼佼者,然而,“一个真正伟大的运动员”不仅是在赛场上超越他人,更是在人生的道路中不断超越自己,并推己及人,引领他人突破意识和身体的局限,活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

◎一个开朗豁达,积极阳光,勇于担当的大哥哥。在共学营日常各种课程的学习中,非常自律,也很用心,主动学习的意愿很强,很希望多学一些。在厨房值日的过程中,对做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尤其是制作面食,带领组员刚开始的时候学习和面,到最后几天已经能独立完成和面、发面,蒸馒头、花卷、糖三角等。这种不怕失败,反复练习的意识,应该是他本身作为一名运动员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值日和课程之余,他还非常注意和同学们的良好相处,能和多数同学坦诚交流,所以在共学营和夸父班的朋友很多;虽然因为比赛不得不要提前一周离营,但是包括夸父班在内的众多小伙伴们依依不舍的相送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刘铁老师的寄语:希望KJ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沿着自己的天命,不失中道,尽性施展!

我想说的话:有过一段专业运动队学习的经历,也是一份精神财富。但前提不在于得了多少冠军,取得了多少好名次,而是辛勤付出、流汗奋发的过程。身心不二,一个人的成熟必须回到内在,而不在挑战了多少世界高峰。再高的高峰,也无法超越我们的内中天。要与祂接通,就能逍遥游,做大鹏鸟。

其十四:

你是朴实的,但又有几份胆怯。不知道之前发生过什么,本来农家子弟,生龙活虎,很有生命力,为何你呈现如此干枯的状态?

还是眼界狭小,见识太少,所以,比考学、文凭、饭碗更重要的是心胸。心怀天下,还怕没有立足之处?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成长不可替代。所以,立志是个人的本分事,你自己要敢于为自己做主:这辈子我要过怎样的人生?祝福!

参阅【王镇华老师《蒙特梭利的幼教体系》与详解《明夷卦》选编】:

【编者注:地火明夷,说的是文明受伤了。用在今天,就是文明生病了。当今教育呈现如此严重的偏差,能否翻转?当然!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听祂的话,走上天让我们该走的路,就对了。】 

蒙特梭利谈教育的误区:

教导青年人的教师常常抱怨,虽然他们可以教科学、文学等科目,但是在他们面前的学生却不能学习。这并不是因智力不足,而是性格有缺陷。性格有缺陷就缺乏“驱力”。唯有那些保有基本天赋的部分或全部性格者(不管他们先前是否脾气暴躁或是受不当的待遇),才有一些人格可言。通常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性格可言。

要叫这些孩子集中精神是没有用的,因为,那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外。如果他们缺乏细心与耐心,我们怎能期待他们细心而且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呢?这就好像对没有脚的人说“好好走”一样。这一类的特质只能经由练习而获得,不可能经由命令而产生。

那么,该怎么做呢?社会人士经常这样回答:“对青年人要有耐心,我们只能以身作则,以善意与榜样去影响他们。”我们希望借着时间和耐心去完成某些事情,但是,事实上都一事无成。随着时间的逝去,我们也变老了,但是仍然毫无所获。时间与耐心本身于事无补。我们必须把握这段具有创造性期间的机会,才能从中获益。

如果我们把人类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明显的事实。成人之间的差异就和孩子彼此的差异一样,主要是缺陷上的不同,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则有一些共同点。所有的人都有自我提升的倾向(不论多么模糊不清或是潜意识的);他们都有精神方面的渴望。这些倾向对于性格缺陷的影响力无论多么微小,迟早都会产生一股自求改善的压力的。个体与社会在这方面都相同:不断地求进步。无论从外在或是内在的水平来看,人类的潜意识中总有一丝亮光引导着人类走向更美好的境界。换句话说,人类的行为并非像动物一样地一成不变,它是会进步的,人们很自然会感受到这股向前的驱策力量。【评:所以,还是要多肯定。相信生命,肯定生命,赞美生命,活出生命!】

在现实的社会里,我们是记住:教育可提供明确的指引,而孩子的个性是可以经由教育重新塑造的。人的个性应该被教育成能面对不可测的未来,而不只是能应付可预期的状况。

《明夷卦》:利艰贞。

明夷,夷就是伤,加一个病字边——痍,甚至灭。但是就在这一卦,第五爻的《小象》里面,“明不可息也”。我们的文化不赞成自杀,尤其有一点生命体会的人,就不能自杀。这个文明受伤了,甚至式微了,甚至要断掉了,“利艰贞”。它很艰难,但是你要挺住。贞,就是坚持。《尚书》里面,我读过几遍,我没有仔细研究,所以不敢讲尚书。但是翻过以后,他有一个很强的观念,“永思艰”。你永远要想生命的艰难,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感觉活着不容易,不要得意忘形。但是反过来,我们刚刚在黑板上,“乐只君子”,而易经偏偏说“生生之谓易”。你懂得用生命,跟生命本质相合,那就是易经,也不难。到底是容易,还是不容易?我特别把这两个对照起来,两个都是真的。知道艰难的,有可能是乐易。【评:就如千里徒步,走的过程当然是辛苦的,当然也是喜乐的。而真正走完,回首一看,满是欢喜、乐易!】还不知道乐易的,人艰难,要体会都体会不到。

《彖》曰:“明入地中。”因为下卦是离卦,它的卦性是明;上卦是坤卦,是大地。以后你记得,明夷,就是那个明被埋在地下。明夷呢,“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如果这个《彖》是孔子写的,他那个时代还知道内文明而外柔顺,就内卦是离、是明,外卦是坤、是顺。你现在对这些字,应该知道,因为把用字系统弄清楚,不难懂。多听几遍,你慢慢也都知道。【评:“内文明而外柔顺”,就单单这几个字,就很美!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做上天的好孩子,自然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以蒙大难”,这个时代太乱了,太难了,太苦了。“文王以之”,文王就这样,他担得起“内文明而外柔顺”,所以他不逃掉,反而被商纣关起来,关在羑里,反而促成了易经更进一步,文王重卦。“利艰贞”,他挺住了。“晦其明也”,他连明都不敢露出。“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箕子是商纣的弟弟,哥哥乱七八糟,这个弟弟还不能显示出他很高洁他是圣人,所以弟弟还要压抑他的光明,箕子了不起。所以你能看出,明夷不是只有一个主爻,第二爻、第五爻都是主爻。所以有很多前人讲的话,到了易经里面,不要死守。“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就没有形式的一致性,总有例外。其实,心比较苦的,是文王还是箕子,我们等一下再来看,一共五个人,你看哪个最苦。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我特别对这四个字,很早就有感觉,但是很晚才知道怎么用。你可以看一下翻译:文明暗淡的时代,君子用晦而明,负面能够出晦,正面能够觉明。两个都有用哦,你不要只用一半,说这个是不好的,这个是好的,真理在这里。这只是一半的能量。大家的困惑,你能把他解惑,这是有力量。然后正面去哪里,又能够说一遍,还不给众生压力、困扰,这个最难。你要慢慢把群众带出去,而不能说我们现在是末世,我们现在是天下大乱,已经救不了啦,而我们这班每一位都是民族的救星,可以这样讲吗?讲太快了吧!我发现,圣贤常常会强调他真的懂,而把眼前的苦难加重。要讲自己对,不需要讲别人错。乱世,那个乱,是负面的,也有力量。你能够出晦,就是力量。关键在面对,而且还知道扭转成正面。像烦恼,为什么是菩提呢?当你逃避他,永远烦恼;当你面对他,这个烦恼就准备转成正面。面对的越彻底,这个烦恼就教你走出这个烦恼的智慧是什么。所以面对的越彻底,负面转成正面。而且这个正面跟负面,就像石头裂开来。

小时候看大人的社会,都是美好的,因为他看不到。他自己想象的童年经验都是看到好的,所以童年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你伤害他,是双重的伤害。他应该体会一些幸福,天然的幸福。我们现在讲的时候,心里面都会酸楚,因为每一个人遭遇不同。我们是小康家庭,没有吃过苦,但我知道,也有一些朋友告诉我:“老王,你不知道人家的苦难。”我一听,真的啊!生命历程差别太大,不要不知道人家的苦,不给众生压力、困扰,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大人,要担当,你慢慢化解,而且慢慢带大家走出来,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会成功的人,他就可以给别人一个信息:再大的苦难,我们可以克服。但没那么容易,你真的能够一点一点把大家带出来,那就是你的德行。【评:多么恳切的话!永远要给大众以希望和鼓舞。】还不是知能,因为知能跟整体没有关联,他不是德跟道。

再回来,看注解的左边。“莅众不能太明”,讲得太悲、太痛,大众受不了。“使民觉”,使人民有这个警觉。很重要的下面两条,我不太确定是不是毓老师讲的,不过这个话,不像是我讲得出来的。一次就明,不要常常说末世、末世,你通通捐出来。不要!西藏人就是这么可爱,他临终,一定全部给宗教用。我不完全赞成。人家能做到,我还不完全赞成,为什么我说不出来呢?因为通通留给子孙,搞不好他被你害到。“要在用晦,有望有待”,这个用晦,意思很多,你回去可以慢慢想。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初九,“明夷于飞”。文明受到伤害,最明显的就是心灵受到压抑。飞,都是指你的灵性、直觉,你的内在最珍贵的那个心。“垂其翼”,我觉得多年前,台湾流行一句“落翅仔”,这个跟易经有关。不过它指的是另外一个意思,不过也是很痛的意思。而真正一个读书人最惨的,就是你的内在、你的灵魂,一开始就受到压抑,甚至自动控制(自掣),变成奴性。因为几千年来,我们被皇帝杀怕了,清朝可不是盖的,也杀了不少人,民族的精神在威迫、利用中,受伤很重。博学宏辞科,利诱、杀、威迫。台湾的父母一定告诉你,少碰政治,对不对呢?就看开放前,大致上是对的;开放后,还小脚走路,那我们对不起自己。到现在,你骂总统,好像都不必关了。我现在也觉得骂总统还是不太对,我们只能可怜总统。这是我们的心声嘛,对不对?他毕竟是我们多数选出来的,怎么会这样呢,自己要反省,选民要反省,你会受益。我发现台湾的选民很有意思,每一次开票,就觉得是最棒的一种调配,但是被骗很多次以后,不要不去投票啊,要发挥你的智慧,真的。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君子看到心灵被压迫,他就移民了。古代的移民,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都是诸侯之国,一千多个诸侯,当地的小国很多,所以近悦远来,那个包袱捆一捆,带着家人就移动了。什么时候开始有户口啊?什么时候开始按人口收税啊?要注意,我们现在比古代控制严格。尤其在台湾,你要去哪里啊?去绿岛?三天不吃东西,有攸往,还很积极。欸,这个君子,是见微,察微见几,他不是见风转舵,这两个不同。所以书里面说,他是出走,而不是逃走。这个是很重要的区别。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小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但是我偏偏在这个地方,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这两位是商朝人,他对商朝文化有所坚持,所以周朝灭掉商,他不吃周朝的食物。要逼他出来,火烧山。不出来,死掉。注意,虽然他是认同商朝的文化,其实商朝的文化有精彩的地方,你看那个铜器就知道,外在的成就很高的。它就不是夏朝的,所以我们老师说什么要夏学,有道理,真的。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左,就是次要的地方。股,是臀部。这个就像一只动物,他只伤到臀部,不是伤到心灵。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马壮。马,在我们今天好像是休闲的,但是在渔猎社会、甚至农牧时代,人的行动力有限,一旦有马,那个生命力加倍,甚至很多倍,所以马的象征就是生命力。你可以用大壮的生命力,中道哦,第二爻是中,用这个生命力,去治疗次要的受伤。可是这个受伤,不是普通的受伤,是文明受伤。【评:受伤的孩子,暑期可跟我去内蒙草原骑马,天地那么广阔,你这点伤算得了什么?人人都是千里马,只是你自己不敢认。】

首先,我们对左右,有一个重要的分判。我是读余英时“鸿门宴”的座次,我把整篇论文归纳为两句话:汉朝以前,左边是下;明代以来,左边是上。这个很重要。中间呢,变了几次。而且最妙的是,我们讲左右,是跟你、每一个人自己的左右,不是对立面的左右,要注意。我们的文化都重视主体,他是以自己为基准点,你有主体了,而不是二分、对立面的左右,不是!所以你的房子,右白虎、左青龙,就是你坐在大堂往外看,论左边右边,青龙白虎。所以这个左,在注解里面,我说它是次要的地方,是有这个注解的。因为居于下,就是居于次要。

在《小象》的地方,我就把几位圣王摆进去,“内文明而外柔顺”。明,就是中道,第二爻嘛!外柔顺,文王他也可以离开啊,但没有,他跟老百姓一起,这个比较难。现在真的有办法的人,我所知道的我父亲那一辈的,早就出去了。真的,逃难逃怕了。而且台湾的韧性很特别,现在不分本省籍外省籍,脚底抹油的,都出去了。你不要看叫“台独”,逃起来,谁先逃还不知道。你的言论稍微不当,卖台!我们老师说的:“卖不卖台,你自己知道。”这句话,彻底!牙刷时代过去了,再来是卖台时代。谁卖台?要扣人家帽子,太容易了吧!不要那样看我,我要移民都没钱,只能跟大家在一起。你不知道寄人笼下的滋味,我环球一周过,我还记得很清楚,回到松山机场的时候,我民国六十九年出去,那个真是感动啊!飞机上上下下二十三次,全球,一个人,我哥哥给我的机票。看到剑潭的圆山大饭店,眼泪都快出来了。奇怪的感觉,认同啊!情不自禁。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明伤了,你又是民间的主、领袖,你可不要往北边打猎。因为君王坐北朝南,你往北边,他以为你对着他来的,所以往南边打猎,免得被怀疑、误解。“得其大首”,很多人觉得,哦,这个时候,他就把那个荒淫的商纣捕获。不然!真正的大首、首要的大事,是民心。就在往南边打猎的时候,你跟民间打成一片,已经得到民心,这是大首。但是呢,即便天下民心都已经归向你了,“不可疾贞”。你理直气壮,可以了?不可以!一快,就不可以。这个时候,“乃得大也”,大部分,尤其民心,你都掌握了。

后面的注解:武王有八百诸侯,就是盟津之会,有八百个诸侯认同他,他不急于正征。他有正当理由去打商纣,他不!姜太公,我特别看了《史记·晋书》,你看一下,非常精彩。一开始,第一次大家说打,姜太公说不行,商纣旁边还有王子比干。商纣居然把王子比干的心,都挖出来了。第二次说打,不行!他有一个很棒的大臣箕子,他弟弟。第三次,卜卦凶,而且刮风下雨,姜太公说打,一举就推翻。注意哦,卜卦凶,气候还恶劣,推翻了!易经不必争论要不要卜卦,我觉得春秋楚国斗廉答莫敖的话:“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他脑袋之清楚,易经是卜疑,你心里有疑惑,卜卦。不疑何卜?我对生命,用德跟道,看得清清楚楚,还卜什么?所以不是卜不卜的问题,是你到底懂不懂主体、中道。所以这个地方,武王其实也不简单,武王说你千万不要有贰心,老天爷的心看着你,从你内心看着你旁边的私心。你不要分心,贰心相分,这个就是分裂的前兆。我觉得武王不要贰心,无贰尔心,你要想不生病,就记得这句话。觉,不是用来抓别人,是用来看住自己那颗麻烦的心。不要贰心,还不一定是政治上的贰心、贰臣,所以我称姜太公“得时”,他跟孔子一样,圣之时者。伯夷、叔齐,圣之清者。文王,圣之和者。姜太公,圣之时者。三圣都有了。下面,另外两个一样重要。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请看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左腹,左边胸膛里,指的是心,也就是心臓地带。我旁边有写是非分三级,就是古代。第一个,听闻,今天必须加一个媒体。第二个,外在的成败。请注意,不以成败论英雄。虽然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不一定!尤其司马迁、庄子,他们书里面很多无所谓成功的人,反而德行很高。甚至一些残障的、肢体不全的人,在我们史书里面也可以得到很高的肯定,他就直接要进入心臓地带,就是朝廷。第三个,是非只存在于心对心。换句话说,这个人进到内庭,当面要看看商纣是不是那颗心、良心死掉了,让商朝的文明也受伤毁灭了。一看,果真是如此,出于门庭,头都不回,就离开了。他指的是微子,微子是商纣的庶兄,同一个父亲。微子从内在得到商纣丧心失人,这个心真的腐化,而且失人,身边重要的大臣、忠贞之士都离开了。他看到这个是实情,他就二话不说,走了。这个在毓老师来讲,不助人为虐,很重要。好像是毓老师的母亲,特别告诉他:“不助人为虐,跟你去做好事,一样重要。”我是觉得,连站台,随便帮别人站台,说不定都要负果报跟责任。帮腔、站台,假装很同意。我们现在的访问,在我看,都是套招。这个不用多说了,只要麦克风拿到你面前就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所以六四,应该是微子。《小象》:“获心意也。”你知道他真正的心丧失了没有,他的心意是不是错乱。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你看连名字都出来了。我们在注解的地方:“所受之伤,利于正;用晦而明也。”所以箕子,他还不能露出他对真理、对文化多么有成就,因为他是弟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到了明夷的极端,上六,“不明晦”。这个不明,不是灰色,整个就黯淡。“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就是一个皇帝,他也有觉知啊,这么多有利的条件给他,而且历经了几百年,他居然有办法酒池肉林,在宫里面就荒淫到一塌糊涂,所以这个肯定是讲商纣。《小象》:“后入于地,失则也。”这个则,在古代都是指天则,道法自然的法则。下面两行,微子跟箕子。箕子传说避走到朝鲜,因为他尚白,中国商朝也是尚白,“天人之大法,非箕子不传也”。

在翻译里面,第二爻,右边,马壮精神,是生命力的道劲,壮大不息。万物生生不息,有人认为是唯物论,不必背后有一个造化者在推。他是谁啊?我们国家最高的学术领袖,他不相信宗教。就是万物生生不息的那个力量,是不是有一个冥冥中的造化者?他有无限的能量,在种子里面、在细胞里面,真的有那个造化者无限的能量在推动。你可以想一想,可能比国家最高的学术领袖,还懂点事。这跟宗教信仰无关。因为这两个都是唯心论,唯物论也是唯心论。大自然在面前,请问是唯心还唯物?他形上形下一起,是不是?我们通过人心里面的德跟道,肯定这两个都有。你要说唯神,也可以。我们不讲神,我们说唯天,“唯天唯大,唯尧则之”。我们再怎么讲,都守住中道,不二分。现在人很奇怪,他就是要分了以后,坚持一部分。我常常觉得,反弹一点没有超越。批判,你跟被你批判的人,是同一个水平,没有超越。【评:这里对主流学术界的批评是到位的,唯心-唯物,主观-客观,理性-感性,形上-形下,只要你一二分,就离道远矣,再写书、再强调,用处也有限。所以,不要迷信学术权威。民国至今,就没有真正的大师。真的,我对我说的话负责。】

壮大不息,源源不断的力量、能量。最重要的,整个大自然背后的力量,他不用徘徊犹疑,尤其也不用在人事的内耗上。毓老师有一段话,他说民国这一百年,真正做事的精力,分到真正做事上,不多。完全是人事的内耗,军阀就是,甚至自己就是。因为你会徘徊、会犹疑,信不起天道、中道还在。有的时候,我看别人有正信,他很生气,你怎么可以这样子相信呢?原来,自己曾经信错过,受朋友受家人的影响,信了,飞弹打过来,他包很多飞机,把信徒通通逃难出去了,台湾的一个宗教领袖。神通不能说完全不准,还好没有打到本土,对岸只是警告。所以,马壮精神不只是壮,背后接到天,源源不断的能量。如果你懂主体,也可以接通。我们卑微,但是至少要比一棵韭菜苗有力量吧!【评:说得多好!所以,千万不要自贱。要看得起自己,“我”无始有终,你还等下辈子么?这辈子就要成就,终日乾乾,放开了活,以“不害”为原则,尽自己的本分,充分生长,配天法地,做大人,无论男性女性。说实话,女性在今天这个时代,更容易成就!】大陆有一位明式家具的权威,王世襄先生,下放到地方劳改,他跟他太太分两个地方。正在他最灰暗的时候,他看到一棵韭菜,我没有办法背那首诗,写得非常好。那棵韭菜的茎已经断了,从旁边再蹦出一个花苞出来。韭菜都可以这么有生命力,我也要活得更好。他那两本明式家具,是经典。放风筝,他也是第一名,《汉声杂志》出了他做风筝的书。他玩那个斗蟋蟀,第一名。他也是清朝皇家的人。这种就是文物老人,可爱到不行。他写了他的文集,叫《自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