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前几日看到一则新闻,有网友质疑《新华字典》释义不当,称已正式起诉并提交材料。一时间,舆论哗然,众说纷纭。
起诉网友表示,第12版《新华字典》存在多处涉嫌违反相关法规的内容。比如,在该字典第500页,“玩”字下的组词“玩弄女性”涉嫌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九项的规定。在第284页,用“累”和“累赘”造句时,句子“孩子小成了累赘”涉嫌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六项。等等。
中国人厚道,对代表官方权威的书籍如各种教科书和工具书,如《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概从来不会质疑其可能存在谬误和误导,我因为本行是编书匠,倒是很早就破除了这个迷信。其实,代表现代意识形态(现代汉语语境)里的许多概念都似是而非,而且有些是有明显偏狭的。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人”的定义。
“人,是指生活在地球上、会制造并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当所有的中国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喝的第一口奶”如此唯物主义,可以想象他逐渐形成的生命观会是怎样的?
近日还有一则新闻:12月18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劳荣枝执行了死刑。——劳荣枝何许人也?女,197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原九江石油分公司子弟学校小学教师。1996年,劳荣枝和其男友法子英在南昌杀害一家三口,之后又在温州杀死两人。加上在合肥犯案,一共杀害了7人。2019年11月28日,身负7条人命、潜逃20年的女逃犯劳荣枝落网,历经四年的审判,终于尘埃落定。
之所以对劳荣枝事件有很深的印象,因为这位小学教师,参与杀人案,手段极其凶残,潜逃多年被捕之后也毫无悔过之意。“女魔头”的冷血不禁令人不寒而栗,而且让善良的人们对“人性”二字,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国家层面而言,教育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近年来那么多贪官污吏被抓,那么多恶性事件(包括青少年跳楼轻生),难道我们还不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而只是在忙着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么?
前日与朋友们聊天,谈到教育现状,我说这里面存在一个认知上的错乱。首先,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尊师重道,视“师者”为传道人,“教师”的职位是神圣的,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在全盘西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普通职业,甚至一度被归入“下九流”(臭老九)。
而在西方的传统中,从来有两个教育体系在支撑着社会的运作,一是宗教教育,一是世俗教育。我们不关心西方的宗教,为了救亡图存,当年急切地引进了西方的世俗教育体系,而革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命,于是失魂落魄一百年。
总之,对今天的“教师”(包括高校的博导、教授们),大家千万不要抱有多高的期待。我本人是因为自己女儿的缘故走上了“教育自救”之路,但从来不敢称自己是老师。一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德行差,远远不够格;二是要与“现代教师”这个职业划清界限,所以,尽管我目前主要精力在与孩子们工作,但我不领与这份职业有关的钱。我还是做我的编书匠,只是文字编辑的工作方式变了,每天裁剪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点滴心得,而乐此不疲。我还是愿意做家长朋友们的酒友,大家千万不要称我为老师,那像是在侮辱人。
今日冬至,会去厦门当地的华德福学校——青葵园,与那里的师生家长交流,晚上七点多有一个《点亮心灯》的祈愿活动,为了同学们方便,现将祈愿文再抄录一遍:
《点亮生命之光》祈愿文:
我们哀悼近期巴以冲突中所有的死难者; 俄乌战争以来所有的死难者;以及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局部冲突中所有的死难者;
我们哀悼人类历史上,因土地占有、资源掠夺、意识形态对立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战争中所有的死难者。
同时,我们也哀悼人类历史上因宗教、种族、国家、阶级、性别等各种优越感而造成的其它迫害中,所有的死难者。
让我们:告慰所有这些亡灵,与我们同一个天父地母的人类同胞,我们誓愿为了人类的永久和平而尽我们各自的责任!
让我们:点亮心灯、祈愿天地,祝福世界所有生命,祝福世界生命大同。愿光明驱散战争的阴霾,人们的身心自由自在!
让我们:在世界各地共同点亮心灯,唤醒生命智慧,打开爱与慈悲。愿光明呵护地球的生态,人与自然共同沐浴着仁慈与博爱。
“爱”是文明的光芒,凝聚成智慧灯塔照亮着文明的方向,
“光”是暗夜的希望,黮[dàn]暗中启以光明唤醒着人心的良知。
光明指引我们友爱、和谐、和平!
合作促进和平、和谐共享和平!
生命之光,和平之光,生生不息……
让我们点亮心灯、照亮生命!
爱地球,一家人!
【孩子们日知录选编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
◎今天,我们结束了这次在潮州的学习。这次虽然时间不长,但安排得很充实,收获很大。
我们来学习潮州音乐,不只是为传承这个“非遗”,甚至不只是为了让自己有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而是要效法圣王们,用礼乐的精神“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去解决当今世界上最难、最硬的问题。以文化之,而乐就是文化中最具包容性和最适合大众学习的。快要出国了,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的青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更有这个意识,不要把自己看小了。
下午,我们坐大巴来到了厦门。这里虽然比潮州发达,但却缺少礼乐,所以养不了人的精神,反而不如潮州那么舒服了。太过生硬,不够圆融。
◎今天离开潮州,前往厦门,晚上吃完饭,在天桥台阶上坐着,看着夜色,也看着来往的人。上下天桥的人都盯着个手机,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五门闭塞,只有意根在转动,毫无生气可言。而潮州的老先生们,眼里有光,有神。
这世界大多数人六根健全,只不过闭住了,要打开。
◎早晨沿着江堤走着,带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回味着在潮州的生活。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泰佛殿,在其中小逛了一会儿,便去了古城。
不管是泰佛寺还是古城,都充满着商业的味道,让人感觉有些无趣,但也不是绝对的,人们依旧在这里生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是在那些小巷子里,一家普通的肠粉店,就能感受到一种善意;一个路边弹吉他的小哥,十分享受自己的音乐;遇到的一个出租车司机,也是从小打锣鼓,玩潮州音乐。这儿的人们许多都还“活”在礼乐生活中。
在牌坊街不只有牌坊,许多人家门牌上也刻着字,“履中”,以及曾看到“河洛人家”,潮阳“兰陵世胄”,中原文化,同根同源,“惪道天孚佑,锣鼓归原乡”,礼乐皆得,这个精神贯穿古今,化育在普通百姓身上。想想如今的中原,苍茫,要用这滴活水,唤醒这片深沉的大地。
晚上在厦门一条小吃街吃晚饭,也很有烟火气,但相比潮州烟火的温情、温暖,这里就显得紧迫,终究少了沉淀。每个地方的水土、人文气质不同,化育出的人性情也不一样,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个良知不分性别、国家、地区、种族,祂是遍在的。“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这个时代,不破不立,疏通这个源头,才能生生不息。
◎今天过江去,在古城逛了半天。在一条条巷道中穿梭,两边尽是小摊小铺。卖菜、卖婚嫁和“出花园”用品、卖粿条、改衣服、磨刀、杀鱼的,人来人往。很难想象在现代的高楼林立下,还有这样一大片白墙黑瓦、木门石匾的老房子,里面不时传出老收音机的潮乐、潮剧声。隔几条巷子就有一座小庙或神龛,这里浸润着礼乐生活的气息,人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之,活之,安之,乐之,非常朴实又温暖。生活本不该是冰冷僵硬的!
明天冬至,大家都在准备祭祖的东西。开出租车的大哥觉得锣鼓、潮乐并不难,因为他小时候就是锣鼓队的。粿条店传出熟悉的《抛网捕鱼》,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敲起了“空气鼓”……圣人的教化依然在民间传递,百姓受其滋养,日用不知。但是早上看到江上漂着的死鱼,还是有些感叹,学长说得直接:“礼乐是方便,生命的自觉才是根本。”
◎今天吃完早茶,就出发去潮州城里转。虽然古城也变成网红景点,但走在小巷中、窄厝中,人来人往,讨价还价,还有邻里一起喝茶的场景,还是给人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文化的根脉仍在这里生长着。“锣鼓归原乡”,老厝门楣上的“河洛人家”,祠堂中的香火,在这个诸多迷雾的时代,他们还认得来路。古圣先贤离我们并不遥远,潮来潮去一条心。看到夸父班草原班的校历,明年还会再来,很高兴。当今世界有很多乱象,也有很大的转机。东升西降,那中国人凭什么来帮助世界?就是从每个人内心的良知开始自觉,礼乐教化,超越了一切人为的二分,移风易俗,拨乱反正。
今天看日志,想起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世界并不复杂,都是人心中生发出来的。圣者,觉也,之所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在于你的心够大。先觉觉后觉,学习之路并不难,回到自心,向光明而行。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