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
一夜之间,道安武学馆变成了庄重的“礼堂”。昨天上午,在这里举办了一场隆重而祥和的“成人礼”。在李燕老师、啟源老师的带领下,整个成人礼安排得井井有条,很赞叹同仁们的智慧!每次成人礼都能因地制宜,不断生发,但精神一味。
见孩子在父母大人面前跪下,磕头,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年纪大了,似乎越容易流泪,泪水里没有忧伤,而是欢喜,赞叹!生命如此郑重,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礼乐”生活的恢复,不难,只要拥抱天地众生,各安其位。圣人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没有比这句话再到位的了。
巴以停火没几天,又炮声隆隆。手足相残,何至于此?我们尊重正派宗教的积极作用,但必须充分警惕宗教信仰的局限。中华文明之伟大,在于她充分肯定生命的自觉,能破除一切迷信。所有宗教信仰,与天道有关,源自不同民族的圣人对天道的体悟,但“天道”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不离平常。华夏大地远古时期的圣王,对此十分确定:“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今天人类的教育出现重大危机,与“全球气候危机”、“全球粮食危机”以及“国际政治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原因如出一辙,即“人心惟危”。如何转危为安?如何拨乱反正?如何回到“正常化”?唯有“敬天法祖”,回归中道。
昨天成人礼之后,安排了一天的家长约谈。礼乐共学营和家长工作坊的家长,就各自关心的问题,面对面交流。有位朋友问到,如何“立志”?
阳明先生当年就这个问题,反复谈过,不厌其烦,但弟子仍然接不住。时至今日,受现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立志”二字的涵义似乎更模糊了。我们常常将“立志”与“理想”混淆。“理想”二字是舶来品,“理想国”意味着乌托邦,是存在于观念里的一个美好世界,而非真实的生活现场。
其实,也怪不得西方人;“道心”和“人心”的背离,是所有人类的常见病。故我们的圣王很早就提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真正的“立志”,不是给自己树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譬如考大学,取得世俗的成功,“立志掌握一项本领”之类;更不是对缥缈的彼岸世界的向往。而是十分确定有个“道心”(即“良知”,即“明德”,即“天德”)在,同时能时时觉察“自我”(即具体而微的“人心”)的偏差,心甘情愿臣服于“道心”的指引。唯有如此,上通下达,生命的能量才能疏通,才能导正,才能不乱来。
一位妈妈谈到自己十三岁的女儿,说孩子开始叛逆了,脾气很大,自己有点hold不住,如果能帮助孩子“立志”就好了。——这位妈妈的话给我很大启发。阳明“十二岁立志做圣人”,给世人感觉似乎是惊天动地、十分了不得的事情;其实,圣人可学也,无非就是将生命的能量疏通,接天线、接地气,人就不较劲儿了。每年“毕业”的夸父班同学里,就总有几位“志于道”的孩子,尽管他们的性情还不够稳定,但因为信根坚固,他们的人生路一定会越来越通达。
《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亨通之道,即贞固之道,即美利利天下之道,即奉元之道也。“少年立志”,就是信仰的确立,就是中道信仰,也即中孚信仰,像老母鸡孵小鸡那般诚恳、笃实,一辈子做上天的好孩子,让良知引领自己前行。
感谢夸父班草原班的孩子!他们的朴实、笃行,总是给我许多鼓舞!
感谢这次参加礼乐共学营和家长工作坊的同学!他们呈现出来的真实状态,让我更加清醒我们该如何往前走。我和韦华院长及同仁们说,我越发地肯定:道安礼乐大学就是社会大学,生活大学;要接续“抗大”的红色传统,奔着当今时代的难问题和硬问题而去,永远走群众路线。
圣人之心,人皆有之。天人之学,不是玄学,不是哲学,更不是宗教,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之学,是这个时代文化重建事业的长征。只要你愿意,我们愿意陪伴你前行!
【孩子们日知录选编2023年12月2日星期六】
◎今天是第三届大美成人礼,我们的凯文学长、新页学长和一位共学营的同学将“成人”!其中,新页学长说到,“成人礼”的意思是我要一直在这条道上走下去,很真切!很认同!成人礼主要不是形式,而是要传递那份精神,要有继往开来的自信!人人皆可以上道(成人),只要你想!
◎四周的共学营转眼就结束了。见最初青涩迷茫的一张张脸庞,到如今,晚会上一张张都是充斥着阳光的面容。四周里,苦涩与欢乐交融着,离别时的泪水含着是无限的感激和祝福。
“人生不是独木桥,而是大草原”,黄老师的寄语中也含着满满的祝福,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望各自珍重,走出一条自己的光明大道,终要相忘于江湖。
今天举办了第三次大美成人礼,也是首次在基地举办成人礼,也算意义特殊吧。早晨阳光正好,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开场,三位学长正装打扮,迎接这重大的日子。这次成人礼感触最深的,不是场上父母的热泪,而是幕前幕后父母亲人的关照,无微不至。天地恩,父母情,赤子心,一切的一切都背负着,也都被护佑着。三才一贯,王者坦荡!
永远是最亲的一家人!
◎今天是学长们成人礼,很感动。生人,不是白活,辜负了天赋的珍贵机会。当在慧命上过生活,一辈子可以活得波澜壮阔。凯文学长讲到夸父班对她最初的触动,是“立志”两个字,“生人”还需“成人”。成长的路上有父母亲人的支持陪伴,有师长的引领,古圣先贤的根基,更有天地赋予每个人的明德。一个人的背后是多少大情大义的凝聚,故做人要郑重。感恩不尽!
人之间最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儿女的爱,那么无私,超越所有人心造作的隔阂,让人感动。只是希望你好。我们要如爱子女般爱众生,不分别,人人都是上天最好的孩子。不管生命的长短如何,尽性地活,即是尽自己的一份天命。
纠人之偏性,曰“教化”。只有从生命本身出发的教育,才可以帮这个世界的忙。今天礼乐营结营,西别墅一下空空荡荡,心里一丝惋惜,身体有一点小累,但更多的是喜悦。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天都有新意和启发。若想寻找生命的答案,回头即是。面对这片苍茫大地,我们要做时代的前行者,永远走在学“生”的在路上。
【来自潮州小分队的分享】
◎今日与家人通完电话便去了祠堂,在祠堂打鼓,许多不熟练就浮出了水面,就是工夫还不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人,都有一个次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这门技艺背后,更重要的是这条大道,配合时代之大去向。天时,慧命的事,做不完的。
吃完晚饭,大家去到韩江边,吹着丝丝晚风,夜里的潮州也是灯火通明,灯光照亮了韩文公祠的后山,好似什么东西渐渐脱落。日月其心,天地本在心中,是人活小了,本来的面目如此清澈,故而人还是要征服自己这颗“狂野的心”。无他,过好每一天。
◎十二月,蝴蝶还在扇动着翅膀,生命已然接近尾声。潮州的冬天迟迟没有来临,天边的彩云已然来得及时。有一丝恍惚,我们又过了一个夏季。只是头顶的鸡蛋花还是悄悄凋谢,才知当今什么时节。潮州的锣鼓也没有冬天,它一直是这么热闹。在大街小巷里的“拖鞋仔”得闲,悠哉中自自然然度过每天。“锣鼓归原乡”,这一套套锣鼓当在北方打响。寒冷不只有悲伤与烈酒,人们相聚,乐声通天达地,振奋精神。
想到为什么打鼓,完全跳脱过去的“任务”感,似乎它也那么平常了。大而化之,融进来,心放进去,“我”变小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里四季如春,我们却离不开万物的变化。乐通人心,也明白天心。每个曲名都有生意。想是在何方,抬头便见明月映窗头。一同去韩江边看夜景,对水波之念,是此。乐便央央生发,长得茁壮满片。
先天地生。
(瑜雯、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