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之仁,达于天下

冯刚老师草原摄影作品

草原温差大,晚上最低温度12度,下午最高温度29度。昨天下午的武学课延迟了一小时,五点才开始。和几位老师坐在一旁,看着同学们跟着丁老师和各组组长认真练拳,很高兴。

晚些时候,瑜雯、昕炜老师开车送一伦老师来,介绍大本营的情况。无论舞者营、鼓乐营,同学们学习得都非常认真。这就对了!

学习是自个儿的事,我们只是搭个平台,邀请学修并重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你若不主动,不自觉,只是敷衍了事,形成了这样心不在焉的习惯,生命就一日一日敷衍掉了。

勇士营的晨练时光

和女儿通了一个电话,她正在准备期末考试,但这几天牙痛,很难受,说着说着她就哭了。

太太和女儿都很独立,前两年在维也纳读高中,太太陪着;这两年在慕尼黑读大学,女儿一个人照料自己,很让人放心。但一生病,独处时难免会感到孤单,会想爸爸妈妈。

陪女儿从小学一年级走到九年级,做她的主班老师,这大概是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因为女儿的缘故,我从一个教育的门外汉,走到教学一线,与孩子们工作,乐此不疲。

想到《旧约》中亚伯拉罕弑子的故事,更清楚地看见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气质之别。为了表示对神的无限忠诚,亚伯拉罕(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会不问理由地献祭自己心爱的儿子,这种态度中国的圣人不取也

但在儒家文化演进过程中,也常常出现“愚忠愚孝”、“礼教杀人”的现象。西汉末期的王莽,从小是绩优生,以周公为楷模,有立圣人之志,严于律己,为了表现自己的纯洁无瑕,先后杀了自己两个犯错的儿子。明代的大清官海瑞,因为自己五岁的女儿,吃了男仆私下给的糕饼,竟痛斥孩子不知男女授受不亲,逼她活活饿死。(有人说海瑞杀女之事,是后人杜撰的,但想到中国妇女被裹小脚这千年陋习,我情愿相信海瑞能作出如此冷酷之举。)

羊群走过大本营

诚然,在传统语境中有“大义灭亲”之说,但前提是“大情大义”。若不从“万物一体之仁”出发,只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名节、虚妄的道德感,看上去是严正不阿,恪守纲常,实质是不通人情,“自我意识”的造作和偏差。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后世许多儒者,与圣人之差别,正在于此。故弘一法师晚年有感慨:“不通人情,举步皆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终成梦境。”

用心之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心”者,非用刚强的意志力,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很轻松,很从容,不较劲的。

马克思主义来自欧洲,尽管它强烈批判宗教,但它“唯物-唯心,无神-有神”的二分法,也有悖常情,对现代中国人的性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姝杰老师出生于大陆,先生是台湾人,故对两岸民众的性情之别,有真切感受。

要恢复中国人温良、朴厚的性情,必须超越西方的意识形态,回归中道。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文化是可亲可敬的。重温一下圣人之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昨天孩子们捡垃圾时看到草原上的小花,惊喜而激动


“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教育的实质是养育。”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身体和心灵上同时的成长。成长的养分是天地之大德。

生在人也,首先应当知感恩,知敬畏。然后是“信”,对生命的大信。我们的生命都是起于圆满,本有光明,而肯定之后,要把感动转为力量,活出大美。

时时学习,时时归零。天道遍在,把心连成一片,就大了。

看着渐暗的天空,静享凉风。天大啊!地大啊!

孩子们今天换上了蒙古舞服装,精神极了!

■ 02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今天日志里同学们都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很受益!感恩有这样一群同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很多事不是我一个个体可以决定的,纵观历史,有太多恩怨、血泪,难道我要一直卡着吗?事情已经过去,做一个通达的人,该思考的是我该如何配合‘平天下’这一事业。”“天道延续到心头,便是在帮这个世界最大的忙了。”

是啊,我们要跟众生待在一起,因为“我们”就是“他们”,共命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为这个世界添一份光彩,关键时候当仁不让。

傍晚去对面的宽广的草原上欣赏舞者营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舞姿,很触动!

夕阳西下,金光洒遍大地,小草因前两天的雨水而翠绿、饱满。人们在这天地之中跳着欢快尽情的舞蹈,赞颂着天地的大德,天、地、人,各尽其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美好、宁静。

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孩子们玩儿起了光影的游戏,不亦乐乎!

■ 03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今天早上晨读材料中讲到,“最难搞定的是自己”。有同学说,在草原上感受到“蜕变”。“不破不立”,只有突破“我”的局限,才能心存华夏,有松柏之风骨。

下午日落之前我们到营地对面的小丘上拍跳舞的视频。蓝天配上夕阳,眼睛可以望得更远更远;手臂可以伸得再长再长。来草原就是参一个“大”字,天大地大人亦大。虽然我们的舞姿一点也不专业,也不是很整齐,但大家心里的认真是感受得到的。

晚餐时,冯刚老师说了一句话颇有触动:“跳舞时很优雅、高贵,但一落到生活中品味就低了。”

自古知行难合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刀刃要对着自己,不留后路。

舞者营闫亮老师的空中一跃

■ 04

今日朝会,黄老师让若冲学长谈了他对《孟子》一段选文的感受。在夸父班学习了两年,似乎一拿起经典就能与其应和上。

这段话中,对“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尤其有感触。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虽然非常渺小,但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是可以与广阔的天地、无边的星空融为一体的,也就是心物一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身体虽然很有局限,但心量可以无限大。

在夕阳中,有人在看风景,有人在打飞盘。多么简单,但又那么健康。

看来,有人发现了值日的快乐


■ 05

朝会请若冲学长分享他的学习体会。赞叹非常他深入、言之有物,很清醒。有这样的学长在我们身边,太有幸了,应向他们看齐。反观自己,见贤思齐。

此刻,已是满天星斗,唯有地平线边还存一丝光亮。站在营地旁的山头,望着同学们嬉戏打闹,老师们谈笑风生,虽黄昏已至但感其中朝气蓬勃,生机不止。

黄昏里的朝气蓬勃

■ 06

“教育的实质就是养育。”

若不是来到夸父班,我不知道自己心底是有无限潜能的,只会觉得自己啥啥都不如别人。此“养育”便是“养心”,孟子言“养浩然之气”,立心中本然之正气也。体认本心,才是教育真正之目的。

朝会时,听着学长缓缓道来自己这两年对生命的体会,很感动,确有同感呀,只是自己的体会还未到可以清淅表达出来的程度。

在夸父班的学习,有个从外向内的过程。刚开始听着老师讲中国的事,会很激动,很为中华文化感到骄傲,也十分想为中国做些事。

后来发现,对生活的“感”让我对文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当我开始对身边的事物有觉照,生命变得充实、饱满了。原来,那“生”的一点感动,就落脚在这里。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长大成人,从身体的健康,到精神的独立,都要去培养,才是健全的大人。“善,信,美,大,圣,神”,多么饱满的话语!当你与圣人之言映照,会发现,根本的大善、大美、大信只在自己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丽。

值日生们在工作

■ 07

来到草原最为感动的还是大人之学的平常,“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短暂一生,受天地养育,与众生一体,对于大义是心底无言的承担,感天动地。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学以聚之,真切的感受。)

根本的大善、大美、大信只在自己心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