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随笔2025年1月24日星期五
愚人不知生死恩害,是天地造化循环之秘密,直以天地文理为圣矣。
——【清】刘一明著《阴符经注》
几天前,在北京与王钧钊老师将《道安文库》的工作初步商议了一下;早上,王韦华校长又打电话来,讨论该文库的工作思路。藉此先梳理一下,以便于今后我们各项工作深远地开展。
首先,这套文库的编撰工作与“道大”(“道安礼乐大学”的简称)的教学紧密相关,其选题将促进“道大”今后教学工作的深入,并藉此培养人才,催生作品,积累成果。
其次,目前“道大”的各项工作铺开,与各地的合作广泛并有持续性,可采纳牟坚老师的建议,设立一个网站,暂定名为“道安礼乐生活”,以便于受众对“道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而这个官网的框架设计,与“道大”的教学、“文库”的编撰是一致的。简单而言,该网站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工作动态和最新报道(含每天的学习日志更新,相关视频号最新报道,及其他媒体报道等);二是“回归礼乐生活”(相当于当年立品官网的“回归心的生活”),包括【大美成人礼】、【大美敬长礼】、【大美婚礼及结婚纪念礼】、【大美拜师礼】、【各地礼乐共学营】、【道安礼乐生活节】等;三是“重建天人之学”(相当于立品官网的“重建心的文化”),包括【道安文库】、【线上共学】、【线下共学】等。
由于2007年曾创办过“立品官网”并组织过各地的读书会、工作坊等,所以,将“道大”的官网开办起来并不难,这是对我们现有工作的整体提升和促进,并不是多出来的一桩事。辛庄师范也创办过网站,但效果不太理想,更像一个培训网站,将各类课程分列在【文】、【武】、【医】、【艺】名下,内容不够均衡,也缺乏整体观,或曰一以贯之的主轴。
由于《道安文库》旨在重建“天人之学”,倡导“天人生活”,全面配合“道安礼乐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详见《道安文库》策划方案(第二稿)2025年1月12日】,故从选题的梳理和相关课程的设计,可以很切实地帮助到“道大”的发展。在梳理《文库》的选题之前,我们可能要注意规避如下几个问题:
一、好大喜功,贪大求全。尽管我们从《四库全书》的四部分类法中有所借鉴,但我们不是在编辑一套新版的《四库全书》,也非当年的《传世藏书》,而是实实在在推动我们的教学实践工作,稳步往前走。所以,该文库编辑、出版的步子不能急,而是成熟一本,推出一本。出版的目的既不是指望靠这套书赚钱,也不是靠这套书获取某种声誉。
二、与时代脱节,埋头故纸堆,孤芳自赏。无论是古时的读书人,还是现代知识分子,都有一个通病,即自命不凡,脱离社会实践,为了学术而学术。故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我们所有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是配合这个时代人类最重要的主题,即如何从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当中跳脱出来,拨乱反正,帮助人类文明回到健康、和平的发展道路上来。用丁亮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在“中道回归”的第四个回合中,帮众生的忙【注:在中国过去三千年,经历过三次大的摆荡,即从商的“鬼神崇拜”到周的“天人之学”;战国时代南方文化对北方的冲击;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三、与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纠缠不清,陷入二元对立。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各种思想、观点交织在一起,若我们不与目前主流学术研究和基础教育保持一定距离,很容易陷入“局部冲突”,耗费太多精力去做那些贴贴补补的工作。故要避免与主流教育和学术共同体“短兵相接”,明哲保身,知进知退。
那么,我们的选题和作者从哪里来?
策划一套丛书,乃至策划一套文库,并不难,难的是落实具体的选题和作者。从作者而言,所有的选题不过两种类型,一类是作者已故,从现有的图书资源中去挖掘,站在服务于总体出版宗旨的脉络上,将不被世人重视的一颗一颗珍珠拾起来,串联在一起;另一类是原创作品,即作者仍然在世,已有初步的书稿,或书稿还没动笔,这更需要识人的眼光、开阔的胸襟和成就他人的气度。
目前,《文库》暂定四大系列,即经典系列、人物系列、实用系列、文艺系列等四部:
甲部、经典系列:选编与五张古易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太极图)和三部古易书(《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有关的重要典籍,以及有重要价值的当代著作。
乙部、人物系列:陆续出版传承中华道脉的重要代表人物的传记,在整理史料的基础上,约请当代作者重新撰写。
丙部、实用系列:道器并重,天工开物,从古代天文历法(包括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传承的历法)开始梳理,神秘文化和科学文化双管齐下,去伪存真,吸纳当代学者的最新成果,重点放在“科学易”和“实用易”。
丁部、文艺系列:从《诗经》的传统梳理下来,通过对历代有代表性典籍的整理和导读,将“中道”重新阐明,以示后学。【详见《道安文库》策划方案(第二稿)2025年1月12日】
在以上四类中,甲部类似“经”,乙部类似“史”,“丁部”类似文,这三者之间的会通,相当于韦华校长谈到的“文史哲”的打通;若我们对“源头”十分清晰,就可以做到形散神不散,否则,这套文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丙部相对简单,完全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生产实践相结合,重点不在整理典籍,而是返本出新,与“回归礼乐生活”的具体落实紧密结合,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入手,一边教学,一边整理出书。譬如美服(包括各种场合的礼服)、美食(包括酿酒、制茶等)、安居(延续《鲁班经》《中国古代营造法式》等脉络的当代建筑新成果,笔墨纸砚、书画装裱、制香等工艺)、造船(配合《“道安一号”环球航海计划》)。当然也包括天水伏羲科技文化研究会曾经有的研究成果。
暂时搁笔。先供同学诸君参考,并共同来丰富、逐步完善。
感恩不尽!惟有祝福!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