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的不是钱,不是政策,而是根本自信

第二届道安易俗社“生生论坛”结束后,陆续收到与会者的反馈,大家对向新生儿学习“真正的希望”这个主题颇有感:

◎回顾这几天,有个场景跳了出来,就是当黄老师说:“现在有个机会让你的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如何展开?”黄老师为了让大家“豁”出去,特别说明不要考虑一切现实层面障碍,大家都兴奋起来,尤如得了神灯,做着种种假设,却陷入到了一场幻梦中,醒来一切如旧。当然梦是可以做的,但是要做真实的梦。忘了初心的梦,偏离天地之心的梦是不真实的。复自道,回到那个最大的开始,从圆满开始,原来履道坦坦,那些个台面上的困难都自然而然地解了,比如说黄老师关于《中道今来》的共学支持,关于获得社会上,台面上的合理化的世间法支持,等等,让走在幼儿教育一线的同仁们,为之震奋,焕发生生之机。

◎几天下来,感觉自己过去一年的种种困惑都是正常的,好像看到每个人都在经历不同的困顿。回归溯源,深入探究传统文化,把华德福或者蒙氏这些在不同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教育理念本土化,隐隐觉得那个画面清晰一些了。对个人发展来说,这个拨丝抽茧的过程也是一个莫大的重新厘清的过程,知天命,接天命,终于知道过去这些高度抽象的词语后面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而这些才是每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吧

◎自4月21日从冀州回来已有数日,归于平常,慢慢沉淀。连续参加两届论坛,从“女性”到“幼教”主题的变化,其实质依旧是回到那个根本——大生命。论坛结束后回到家的第二天,和儿子聊起山西大学研究生自杀事件,儿子听后没有丝毫震惊,并告诉我他们中学刚刚一名高二学生猝死家中,那几日因大量作业不能完成,孩子就拼命写写写,写累了睡着了,半夜醒来又起来继续刷题,最终倒在卧室里,次日父母发现时孩子的身体早就僵硬了。我知道儿子很庆幸自己没在这所中学就读,想当初这是爸爸花重金托关系想让他进的名校啊!而令我担扰的却是孩子在叙述这样事情的时候竟显得无动于衷,是麻木了还是太司空见惯了?回忆以前听到诸类消息我会伤心难过,却有种无力感。或多或少地选择逃避和躲闪,或是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现在却不同,因为只所以会心如刀绞地痛,那是良知的震动,那就是一体之仁。“麻木不仁”就是冷漠、麻木遮蔽了我们的良知。如果人人都这样麻木下去,这样的共业轮转何时才能休?我再也不想坐以待毙了,正值三一项目和指导员队伍的合并,我立誓愿做接中道天命的“大美行者”,此生无悔。

昨天下午,与李红育老师也聊到当前各地“新教育”实践者,遇见的种种“困难”和个人的卡点,其实,把生命的视野撑开,就如电影《心灵奇旅》中的画面,每个人的“我”选择降临人世,是主动选择、自有天命的。之所以,将现实层面的各种外在条件当作难以逾越的困难,是因为我们入戏太深,被“我”的亏欠感套牢。

今日主课,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不少同学曾经看过这部电影,故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曾经看过,那么这次的观感与之前有何不同;第二个问题:整部影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第三个问题,当初你主动选择投胎入世,现在却觉得有许多不如意,或者不开心,想想你的“卡点”到底在哪里?

孩子们很真实,列举了许多,譬如有: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因此焦虑;担心今后的生活出路;紧张,不自信;信心不够;不够确信;不喜欢被批评;爱面子,缺乏勇气;太注重感情;太懒;交流有障碍;无法自控;贪玩;担忧……

从此可见,所谓的这些“卡点”都是“自我意识”里潜在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所以,如何中肯地看待自己,帮助“我”在天地之间找个合适的“位”,就是此生全部的课题了。而这个“位”,一定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变的,无法一劳永逸,更不可能刻舟求剑,所以,需要学而“时”习之,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奉元→德简→道安→正命。对于大美行者而言,首先从“我”的正命开始,然后“正不正”,贴近众生,移风易俗,就能掀开新的篇章。

参阅【冀州、潮阳两地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今天主课黄老师再次敲打我们大家,直击人心,很惭愧。来夸父班要知好歹,珍惜。以前也会有抱怨,我现在为以前不成熟的行为道歉!黄老师请贞常老师读日志,很有感触,读出那份信来,换作如今的我,坦率说,做不到。

最后一日的南音课,感动。这次学南音,包括前些天去地扪,真是喜欢上了南音和侗歌。就是被老师们的生命状态,被一首首质朴、却直击人心的曲子所感动。就是活的礼乐,时时活在我们的心中。看李老师每日生活,简单却那么充实,老师的喜悦由心而生,这是会上了。又想起与吴老师交谈时,说对唱侗歌愈发有感时,老师的笑容。礼乐生活,不是凸显一个“明星”,而是呈现出群性之美,天地无言的大美,就这样活在我们的心头

晚观影《心灵奇旅》,想到天命。接天命,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就是找到我此生的工作,并践行它。而我虽未知天命,但我要充分开展自己的生命,沉潜学习,而非虚度光阴。生命的开展一定是充实的,老师将今日日志标题取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多贴切!广泛学习,同时刀刃向内,完成一场心灵的革命,方为正命。

雷公作美,刚以雷声提醒我们,超拔梦醒!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今晚观影《心灵奇旅》,其中讲到了要集满了最后的火花,才能来到地球。这里所说的火花,其实就是自性之光,你来这一生的目标、使命。现在的人就是没有打开自性之光,所以才会那么迷茫。打开自性之光吧,推开那个心上厚厚的灰!

其中还有一个片段,深感触动。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性之光,都是璞玉,只是看你这玉上包裹多厚的石。有的时候你这个“石”,一点就破,因为人的“天良”永不变。但大部分时候还要靠自己来破这层石,而“志”就起到了一个目标的作用。所以说“少年养志”。

◎今天学习王镇华老师讲《恒卦》,一般想到恒,都是“千磨万击还坚劲”,老师却把“恒”与“咸”连起来。咸感,天地万物的感动是恒定的。太美了!“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如果不是内在的德在感动,那不会是真的。“感应道交,不离中行。”这样的感动从不动摇,要毫无保留地肯定。因为实践得来,生命体证得来,与天地的恒定相应,便为一个独立、亨通的人。

冀州的同学每晚和南音老师合奏,我们也是,好多老师一边合一边教,非常严格,但无有不欢喜。一遍一遍地体会潮阳笛套的韵味,虽还差之甚远,却享受其中。

◎昨天主课看了几个千里徒步的视频,学习了《恒卦》。一下子,去年那1000公里(冀州﹣西安)中的“喜乐悲欢”与对生命切身、细腻的体会又从记忆深处冒了出来,十分感恩这次经历。

在外人看来,一月一千公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当你真正走过,便发现这其实最终仍是生命中的一件平常事,并不“可怕”。很多人会问,走 1000公里累不累?难不难?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不难。我们的徒步,不是用“意志力”,拼命走,而是用一颗恒心。这颗恒心,与天地恒在。走在路上,是基于这颗心,与天地万物交感,游其心。在途中,腿脚当然很不适应,会疼,但是“我”的心很松,与天地之美好同在,是融入天地中的。身体固然“疼痛难忍”,但这又怎样呢?只要人的精神饱满,就不苦啊!

上午观影《心灵奇旅》,很明了!生活,从来不是为了某个目的。人生,也没有所谓的“意义”。来这一世,是来“尽人事,知天命”,是百分百地真诚投入生活。每个灵魂,最终都要面临“超度”,会真的“死”。但死一转,就是生。死从不可怕,怕得的是你这一生稀里糊涂地混了过去,十分可惜。人贵为天地之心,在短暂一生中,活出生命恒长的精神,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只有这个,才能是真的“生生”,不然你死了是死,活着还是跟死差不多。故生命,唯有诚恳面对,勤奋生活,才能得到生命的真谛,才能转死为生,生生不息。

今日主课,内容非常饱满。天地卡位,人在其中,要“敬天地,敬鬼神,敬圣人,敬父母,敬师长”,还有一个:敬自己的良心。每天要在这个“敬”字上过生活,才能跟慧命之事有关联。然而若要通天,还要勇猛精进,时时对照“十一善心所”,“常惺惺”!学习圣人之教,只有接续上了他们共同的精神才能通。通了你才能行王道于天下。不然,一切皆是虚妄。困在“我”的傲慢、固执中,永远走不通。最后到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特别感恩此生能来到夸父班,听闻圣人之教。感恩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