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口 述 | 刘森老师
整 理 | 贞元老师
从先秦到汉唐,潮汕音乐里都存留着,我们的理解不要仅落在宋代,这样局限了。不署名的曲谱是乐官作的。不计较什么朝代。笛套是大雅,讲社会生活。潮州弦诗不带锣鼓,是小雅,是个人心灵的作品。不要那么清晰分类,它们与《诗经》、与《易经》的时代接近,与百姓生活在一起,只是形式内容的分别。
“禅和板”是佛乐。盛唐佛乐深入人心,比那些西方政治理论厉害。佛乐与佛教经文关系密切,进入中国人心灵。佛教的仪轨里早晚课的音乐,不是印度音乐,而是将一部分中国音乐变成了佛教音乐,据说有两千多首,音乐宗教化。潮州叫“禅和板”。禅和板保存了唐代的佛教音乐传承。其他地方佛教音乐也有唐的传承,又与各地方音乐结合。佛教音乐很丰富,且各自独立。
唐朝在全国建了十个开元寺,一个寺有一百亩地,自己养活自己。至今仍存在的有两个,分别在潮州和泉州。这说明两个地方文化生活稳定,信仰保存完好。寺庙屋脊上塑有乐工,天堂的美好与人间的美好一样,天堂的美好落入人间。
古时候,音乐就等于天地。古人不以音乐技巧对待音乐,而是情感精神的升华,是心灵神韵化,思想精神化了。这个传统在北方没有了。现代音乐是只注重形式,靠形式靠色彩来打动人,诱惑人。
而中国文化讲传承,讲认祖归宗,不忘源头,国外没有,我们模仿他们是历史的倒退。苦,就是迷茫,找不到方向。讲历史就是讲方向。中国文化的辉煌期还没有到来。当全世界人认识中国文化也是世界人民的心灵文化时,就到来了。我想,这需要几代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