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 ​“道大”官网发布倒计时5

“礼乐”,在中国近代被忽略了。我对“礼乐”的看法,受周恩来总理的影响。他没用“礼乐”这个说法,他说,“外交上要以礼待人,欢迎外国客人要用他们本国的音乐。敬酒时用我们的燕乐(宴乐),对方讲话时奏对方国家的国歌和音乐。”我后来明白了,这是“礼乐”的思想。文革后外交礼乐被破坏了,现在只剩下礼炮和奏国歌。

礼乐文化在清代已没有了,满人虽用中国文化统治中国,但在心灵上已经有隔膜了,他们又害怕汉文化,因此所谓文化也只是留下了形式。民国也没有了。新中国有。“五一”“十一”的国宴,古代宴飨又回来了。春节放在民间,还有“三八”、“六一”、“八一”,节庆文化有了新的形式。文革后没有了,民间虽然崇尚,但在国家层面,礼乐没有了,过去这些年,文化已经商业化了。

我们现在对待文化,全与经济挂钩,这是一种诱惑,把灵魂的需要出卖了,赤裸裸地、公开地出卖。这个是西方文化,外来文化,它信仰基督,但同时又把生命真正的意义放在利益上。

中国文化不追求这个。中国文化讲人性的美好,讲道与德,讲仁义,讲礼,这个“礼”(理)是不可更改的天道,恒常不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