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随笔2023年9月20日星期三
今晚抽空回趟冀州,把玉泽园另两套房子的事当面敲定,并就冀州后续的一些工作思路与有关朋友交流。周五回西昆,参加第二天的德成学校十五周年庆典。
上午主课,进一步体会“礼乐”二字。中国古代圣王制礼作乐,极高明而道中庸,使得华夏文明从此有别于所有的宗教文明。而从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来说,若说毛时代“政治挂帅”,邓时代“经济挂帅”,到了习主政的时代,对“文化”的重视前所未有。政者,正也,治国理政其核心,是以文化人,导民以正;而经济生态要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由仁出发(依于仁),解决好“心-物”关系(游于艺),既不是搞消费主义(物质第一),也不是搞宗教经济(精神第一性),而就是建设适合现代人的礼乐生活。
结合冀州区的具体情况,就“文旅升级”可规划三个功能区块:
- 礼乐生活文化区
在现有的冀州博物馆至兵法城这一片,重新规划为“礼乐生活文化区”。礼乐文明,既有形而上的精神信仰,又有形而下的文化生活。故将这一片建设成为拉动冀州文旅的“核心商业区”。引进潮汕会馆,泉州会馆,集贤会馆,包头会馆,从特色餐饮到演艺、游览。冀州博物馆可另外迁址,将现有建筑物改造成“冀州大戏院”,将丰富多彩的演艺活动引进冀州,吸引跨区域的游客,激活当地经济。
- 历史名人文化区
在汉墓遗址或冀州古城墙附近,规划一块“历史名人文化区”。重建“冀州博物馆”,并兴建“冀州学脉博物馆”,其中重点突出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历史贡献,并兴建“董仲舒纪念馆”和“董子祠”;打造“道安故里”文化品牌,兴建“佛教中国化博物馆”和“道安大师纪念堂”。充分挖掘冀州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内涵,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促进冀州文旅产业,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三、艺术教育文化区
在冀州师范老校址或某废弃的工厂厂区,规划一块“艺术教育文化区”。引进“四於艺术教育体系”(在珠海容闳学校运行得十分成功,入选为教育部美育课程的国家级课题)、“华德福国际艺术教育体系”(1919年诞生于德国斯图加特,目前其教学实践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国际戏剧节”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戏剧课程体系等。不仅可以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孩子们的业务生活,而且可打造成国际化的艺术教育研学基地和“网红打卡地”,吸引全国的访学者和游览者。
有这样三大冀州文旅功能区块,冀州一定会好戏连台,迎来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