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这样讲

¥99
课程详情
【课程简介】
《诗经》是儒家“四书五经”中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诗礼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学《诗经》,正性情,敦人伦,美教化,兴礼乐,移风俗。从个人而言,为人处世,教儿育女,夫妻相处,离不开真性情。在“AI”大兴的当今,什么才是人最可珍视的?真性情也。天地之大,无非喜怒哀乐之性情,发而中节为和,《诗经》中的诗歌即是性情之发,基于性情的教化如春风化雨。故《诗经》乃治国安民之大业也。
本片从天人合一的视角来讲解《诗经》,还《诗经》以经的高度。若只从文学的角度欣赏《诗经》,是对《诗经》的矮化。真实产生美,但美不一定产生真实。《诗经》是古代先民质朴的内在产生的人性之美。质朴中蕴含与天地合流的高度,与天地和谐的大美。
每首诗讲毕,蔡振民老师用古调咏唱,诗礼古风,肃雍和鸣。
【作者简介】

蔡振民先生,1966年生,祖籍福建,后迁居广东。出身世儒之家,代代以儒治家,弘儒济世。祖辈曾与朱子合注儒家经典,独自疏注《尚书》十余年而成《书集传》。先祖蔡元定还自悟失传已久的洪范之数,在天文、律吕、易经等方面也具有极深的造诣。蔡氏在历史上有“四世九大儒”之美誉,家族至今仍保留“万古儒宗”之楹联。
蔡先生自幼继承家学、深研经典、以道濡身。年少时秉承游学之传统,身不带分文行走于祖国的山河大地,遍访明师隐士,增长见闻,磨砺心志。成年后有感于世风流变,毅然辞去公职,穷究《易经》天人之极旨,潜心于儒门心法修炼,以期拯救人心于迷茫。先生舍去私业财富、尝尽世间百味,跨过生死门槛,历经种种劫难,终在祖德福荫下得恩师亲授儒门“传中”心法。上溯羲皇,中承孔孟,下至宋明,心学理学一脉贯通。自此又坦荡在世间名利中潜修默炼十余载。国学兴起之际便开办书院,巡回全国各地开展数百场儒学讲座,宣讲古圣先贤法脉。
蔡先生讲经典、谈修身、玩诗歌、论礼乐,不拘泥于书本,因人、因时、因地而随宜说法。先生常说:儒学无他,只是学做人做事而已。人但能回到真如初心,一切本具足,无需外求。
【适合人群】
全中国的每一位大中学生、教育工作者,文学爱好者,有志于溯源诗歌并进而走进中国人心灵情感的人,海内外中国文化的爱好者。
第一集 导言·上 :《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
《诗经》产生于商朝末年到春秋的年代,产生于各国老百姓心中的歌,但应用于治国安民。那个时期政治文明,民风淳朴,老百姓对人情世故、政治过失有所感触,直接唱出来。周分封了众多诸侯国,在上位者为了解国家治理情况,民情民心,派遣乐官到各地收集民间诗歌,以达民情。当时有采诗的说法,采诗官摇着木铎采集,由乐官整理,据说采回来的诗歌有三千首,孔子删后留下312首,形成“诗三百”。如何学习《诗经》呢?《诗经》是用来治国安民的。学习《诗经》要从其为“儒家经典”的高度,从天人合一的高度来学习。若只当文学作品,只看到其情感之美,就把《诗经》读小了。
第二集 导言·中 :《诗经》产生的过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喜怒哀乐发而为言,咏唱出来即歌,这种表达是人天性所有。每一首诗都可以唱出来,诗歌通过乐器表达,播于八音,诗成为乐,乐教兴矣。
第三集 导言·下:《诗经》的作用
《诗经》是国君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诗经》可以动天地,驱鬼神。风雅颂,风是国家风气的表现;治国以正,乐官调理性情,教化人伦则是雅;治国安民,感天动地,治理有成,敬献上帝为颂。《诗经》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用。诗歌在人性情流变时,能够把人拉回来。诗歌在人性情不正时导之以正,其化风俗的教化作用非常微妙。《诗经》中反面的教材起警戒的作用。
第四集 《国风·周南·关雎(上)》
《关雎》是十五国风的第一首。《周南》《召南》是圣贤教化之风。孔子为什么把《关雎》放在第一?是后世解读的那样,仅仅只是一首爱情诗吗?圣人教化下的民风,不可当成爱情诗,当成小人之说。解读《关雎》要注意,它所关系的人是谁?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周朝教化,始于周文王及其家庭。《关雎》赞扬的是周文王原配太姒协和内政的德行。夫妇正,一国行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回到性情的原本,周文王就是性情中人,其仁爱被及天下百姓。太姒的大德化行天下。
第五集 《国风·周南·关雎(下)》
这首诗用的是“兴”的手法,人感触外物而生情。雎鸠这种鸟没有独占之心,这种特质让人联想到太姒的德行。我们不要把现代人的情感强加于三千年前的人心之上。那时家庭的和睦与抚育后代非常重要。
第六集 《国风·周南·葛覃》
《葛覃》表现了女子的哪些德行?从葛起兴。葛可做衣服,覃,生长、延长之意,表现女子长大成人出嫁后,在夫家践行其德,如葛之在山谷生长,长成制衣,其德在家庭展开来。女子在出嫁前接受女师的教育,教成,在宗庙祭祀。出嫁后,也要在夫家受三个月的教育,教以妇容、妇工。这首诗通过诸多细节,展现女子的德行。如在夫家做女红,专心一意,没有厌倦。归宁父母之前,谦逊向女师请教,洁净礼服,一丝不苟。
第七集 《国风·周南·卷耳》
《卷耳》揭示的主题,是有德行的后妃,必须具有辅助国君的志向,做好女子应有的德行。她专心专意地为国君操劳,担心的不是自己和亲友的事情,而是贤能之人能否得到重用,展现了由仁义而行的后妃与君子同心同德的情怀。
第八集 《国风·周南·樛木》
我们对古代国君、贵族的生活要有所了解。那时一个家族一百多人,能够和睦相处,靠的是如周文王和太姒这样的人,以德教化。樛木是枝干弯曲的大树,比喻国君夫人关心众妾,能够体贴众人心意。一国之君子以礼乐教化,礼乐修身,得到应有的福禄,成就应有的人生。
第九集 《国风·周南·螽斯》
从《关雎》到《螽斯》,可见孔子编排《诗经》的深深用意。螽斯是一种蝗虫,子孙众多,且互相不妒忌。《螽斯》通过对螽斯的观察起兴,体现了女子有德,互不妒忌,子孙连绵,和睦共处,从容不迫。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多子多孙的期盼。
第十集 《国风·周南·桃夭》
圣王以百姓之心为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百姓的诉求。《桃夭》反应在圣王德行感化之下,男女婚嫁当时,思想单纯,家庭牢固,老有所养。
第十一集 《国风·周南·兔罝》
《兔罝》表达的是圣人教化下人才辈出的局面。公侯未雨绸缪,尊重贤才,贤良之士必定能够出来为国效力。《兔罝》描述的就是抓兔子的猎人,工作态度严谨,装抓兔子的机关用心缜密,且灵活有智慧,这样智勇双全的武夫,是守卫国家的贤良之才。
第十二集 《国风·周南·芣苢》
芣苢描写妇女在野外劳作的欢快场面。中国古代,如果一个国家战争不断,兵役不断,劳役不断,违背农时,则社会不安宁,人们不敢生孩子。这首诗歌反应在有德后妃感化之下,社会安定,人心向生,妇女三五成群到野外采薏米备用。芣苢可能是薏米,据说野生薏米可保胎,胎衣不下的时候,薏米可以解决问题。
第十三集 《国风·周南·汉广》
表现周教化下的南国,女子以礼自防,洁身自爱,就像乔木,就像宽广的汉江,男子不能接近的社会现象。
第十四集 《国风·周南·汝坟》
这首诗的主题,讲的是商朝末年,汝坟之地,女子的丈夫出门服役,尽管女子想念丈夫,但周文王的教化播及江汉之间,妇女有感后妃之德,希望在外行役的丈夫遵守国家纪律,不要逃亡,不做出格之事,以免累及父母。最后一句诗,表现了女子受教化之后思想所达的高度。
第十五集 《国风·周南·麟之趾》
圣贤教化下,天人合一,天显象为瑞应。四神兽中,凤凰和麒麟是瑞兽。麒麟角有肉,不伤人;它走路方正,不伤害生物。这首诗就赞美教化之下,贵族公子有麒麟的威仪举止,收放自如,进退有度。
第十六集 《国风·召南·鹊巢》
古人观察细微,喜鹊冬天筑巢,布谷鸟来用,而且布谷鸟喂养孩子有好习惯,早上,从左到右,下午从右到左,公平待之。古人一大家孩子,对待所有孩子,不管嫡出庶出,都公平对待。古人的观察自然而然,多么美。嫁到夫家,夫君的家即女子的巢,女人要诚心经营自己的巢,相夫教子,使夫君走正道。
第十七集 《国风·召南·采蘩》
习主席曾经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此诗中的一句“夙夜在公”,给讲传统文化的人很大的信心。古人重视祭祀,女人是很重要的助手,毛诗曰:夫人不失职。一心一意,夙夜在公,早起晚归,诚诚恳恳,只在公事上(公共祭祀)。此诗一问一答展开。生动描绘夫人威仪肃然,恭敬端然。
第十八集 《国风·召南·草虫》
这首诗写得非常活泼,是从质朴之心发出的诗歌,淋漓尽致地写出贤人教化下,国君夫人、大夫妻子以礼自防,家内夫唱妇随,出门在外不失礼,以此教化天下。通过蚂蚱随着草虫鸣叫跳跃起兴,表现男女之间相求相应,夫唱妇随,依礼而行。第二段以仲春采嫩蕨而喻婚姻及时,形象地描写了出嫁妇人心中期盼夫家以礼相待的忐忑。古代婚礼,娘家在女儿出嫁后连续三天点灯,表达思念。
第十九集 《国风·召南·采蘋》
这首诗描写古代女子出嫁前,进行三个月女行女德的教育,学成后出嫁前,在宗庙或祖屋外面旁边举行祭祀仪式。如何表现女德有成?一问一答展开。蘋菜,蘋者,与“宾”同音,表示宾服顺从。藻者,表示洁净,比喻女子洁身自爱的德行。男子自强不息,女子厚德载物,男女有别,不等于男女不平等。现代社会,女子承担更大的责任,女子的温顺被磨灭,以至于很难理解女子温顺贞定的德行对齐家的重要性。古人的智慧是非常深睿的。
这首诗,还写出了周代祭祀以年轻的小孩代替神主受祭的礼制。
第二十集 《国风·召南·甘棠》
这首诗与召伯有关。他勤政爱民,方便老百姓而把办公室搬到甘棠树下,老百姓因为敬仰召伯之德,而留念爱护这棵树。儒家神道设教,是为了教化德行,有功劳于国家、百姓的人,当他离开后,百姓自动为其立庙,保存其迹,睹物思情。全诗简单朴素,却深情隽永。
第二十一集 《国风·召南·行露》
这是《召南》篇里最难理解的一首。这是在一场男女官司中,一个女子的申述。男子礼不足,心不诚,强行骗取女子。以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牙,比喻男子花言巧语,六礼不足。此诗可见圣人教化之深远影响。
第二十二集 《国风·召南·羔羊》
此诗赞扬官员仁政爱民,廉洁奉公的作风。在圣人感召之下,官员退掉特殊待遇,心安自得。展现士大夫的勤政廉洁之境界和儒家仁政思想。
第二十三集 《国风·召南·殷其靁》
此诗表现了官员勤政爱民,百姓也爱戴同情官员的官民之情。官员为了国家到处奔波,百姓发自内心地同情,感叹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歇一歇。殷其靁比喻王政震动直达南山上下,官员不敢偷闲片刻。到了一个地方,处理完公务就马上离开。老百姓爱戴同情官员,表明官员真的为老百姓做事。
第二十四集 《国风·召南·摽有梅》
这首诗以梅子比喻女子,到了年龄该出嫁。女子十五笄礼,男子二十而冠,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若错过了佳期,则可以不需要那么完备的礼法即可成家,这里表明了礼制对人情的体贴,也暗含了习俗和礼法的不同。重视婚姻,也是民本政治的体现。这也是一首劝大龄青年及时结婚的诗歌。
第二十五集 《国风·召南·小星》
这首诗可以体会到古代特别的一种生活场景。那时人口的繁衍很重要,贵族家庭,一妻多妾,小星者,媵妾也。正妻心怀宽大,让小妾都能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第二十六级 《国风·召南·江有汜》
汜,江的分流,又流回主流,比喻女子带着姐妹出嫁,出于同一大家庭,一起生活。一个女子,当初因为妒忌而没有带媵妾一起出嫁,后来忏悔改过。
第二十七集 《国风·召南·也有死麕·上》
这首诗歌的年代在商周时期,社会乱像起,但在周文王的教化影响下,女孩子能够洁身自爱,以礼自防。社会有不良现象,能够以礼乐教化,则社会风气可以得到转化。
凶年,老百姓生活困苦,礼可“杀”,男女求婚之礼改变,用白茅草包死麕起兴,以示求婚诚意。不用媒妁之言,违礼。古代成婚要经过六个程序: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第二十八集 《国风·召南·也有死麕·下》
在中国上古习俗,出嫁时间有规定。六礼最后环节,男子亲自迎亲。新婚之夜,喝交杯酒,一起吃饭。整个婚礼才完成。
这首诗第二段,野有朴樕,比喻女子家境贫寒,男子擅自来求婚,但女子如玉石一样,洁身自爱,坚贞不移。第三段女孩子劝诫男子不要着急,不得无礼。在衰落的时代,只要有圣贤的教化,民风依然可以转化。
第二十九集 《国风·召南·何彼襛矣》
这是很美的一首诗,赞美周武王的女儿,她下嫁诸侯,自觉降礼一等,谨守妇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朝及之前是大一统,如何团结各诸侯国?以德服人。周武王女儿不以天子之女自居,平易近人,出嫁时坐的车降一等,却自有威仪。她与齐侯之子以美德而成就一桩好姻缘。
第三十集 《国风·召南·驺虞》
这首诗是《召南》最后一篇,与《周南》最后一篇一样,表现天地人三才化成之道。《毛诗正义》通过日常生活来表达经的高度,驺虞,一说是打猎的向导,二说是指一种神兽,不吃生的东西,不踩草,是一种义兽。春秋之前非道义不战。
仁义礼智信基于人的良知。贤人教化而有驺虞这种义兽出现,“壹发五豝”,指的是五只野猪出来,只忍心发一箭。这就像驺虞这种义兽一样令人赞叹。
回到《召南》整篇,可见孔子编排《诗经》的深深用意,和教化的高度。
第三十一集 《国风·邶风·柏舟·上》
卫国靖伯时代,国家治理远离王道,风,也转为变风。这首诗用柏树独木舟在河上随波逐流起兴,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被理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三十二集 《国风·邶风·柏舟·下》
小人当道,仁人为民为国的情怀很难被世人理解,遭受极度打压,但作者不改其心,表达其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不因为受到那么多不公和灾难而离开自己的国家。
第三十三集 《国风·邶风·绿衣·上》
古代五色,五个正色红黑青白黄,其他为间色。古代一妻多妾,上下有序,嫡长子继承制,这是过去环境下的生活和制度。这首诗表现了宫廷内乱,导致卫国衰乱。以绿衣黄里之颠倒,比喻小妾被宠幸,正妻却居下位,国家治理本末倒置,这种种现象多么令人担心。
第三十四集 《国风·邶风·绿衣·下》
第三十四章,以女红起兴,比喻卫庄公宠幸小妾,本末颠倒,庄姜被冷落,处境凄凉。更见古代礼教能够保家国平安,表达了庄姜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第三十五集 《国风·邶风·燕燕》
第三十六集 《国风·邶风·日月》
第三十七集 《国风·邶风·终风》
第三十八集 《国风·邶风·击鼓》
第三十九集 《国风·邶风·凯风》
第四十集 《国风·邶风·雄雉》
第四十一集《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第四十二集《国风·邶风·谷风·上》
第四十三集 《国风·邶风·谷风·下》
第四十四集《国风·邶风·式微》
第四十五集《国风·邶风·旄丘》
第四十六集《国风·邶风·简兮》
第四十七集《国风·邶风·泉水》
第四十八集《国风·邶风·北门》
第四十九集《国风·邶风·北风》
第五十集《国风·邶风·静女·上》
第五十一集《国风·邶风·静女·下》
第五十二集《国风·邶风·新台》
第五十三集《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第五十四集《国风·鄘风·柏舟》
第五十五集《国风·鄘风·墙有茨》
第五十六集《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第五十七集《国风·鄘风·桑中》
第五十八集《国风·鄘风·鹑之奔奔》
第五十九集《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第六十集《国风·鄘风·蝃蝀》
第六十一集《国风·鄘风·相鼠》
第六十二集《国风·鄘风·干旄》
第六十三集《国风·鄘风·载驰》
第六十四集《国风·王风·黍离》
第六十五集《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第六十六级《国风·王风·君子阳阳》
第六十七集《国风·王风·扬之水》
订阅须知
1. 本课程为线上视频课程,一经订阅不可退订、转让, 请理解;
2. 本课程仅限本人在本人账户内使用,未经许可对课程内容作任何形式的传播、转卖及翻录均构成侵权;
3. 演讲者发言内容不代表大美生生的观点;
4.本产品版权归大美生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侵权必究。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客服大美。
5. 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或发送邮件至客服大美的邮箱: dmss2020@sina.com,我们会适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