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023年8月18日星期五
【题注:文化重建,须招魂复魄也!】
昨日在回京的高铁上,读《毅斋先生阐道集》,很感动。在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古往今来,藏着许多如毅斋先生这样的明眼人、悟道者。
毅斋先生,原名查铎(1516—1589),又名查天铎,字子警,号毅斋。明嘉靖己已年举人,乙丑进士。史书记载:
查铎少时家世式微,生活贫寒。其祖父辈极为仁慈,连虫蚁也不忍伤害。仁慈家风薰陶了他,使他从政后深知民间疾苦冷暖,致仕后不干预郡县政事,但对于均田、救荒两政则尽力建议施行。
查铎为人清介不苛。在给事中任上时,作为一个谏议大夫,他多次奏疏,劝经筵,核边功,定营议,举人才,正大光明,言皆切中,这就得罪了不少人。即使是皇帝的不勤政,他也敢于直谏犯颜。面对权重专横的大学士高拱,查铎不因对己有所提携,感恩投其卵翼,终遭疑忌迁任山西。在地方任上革除停丧敝习,相传有妖似弥猴,能匿形人语,狂惑众人。查铎驱之,妖逃遁时呼道:“查公正人,吾不敢犯也”,查铎耿直泣惊鬼神。
查铎尤其笃志正学。查铎中举报至,犹偕志同道合者聚讲抵暮而罢。在德安,他给稽山书院订立《楚中会条》,并一再讲述。时书院群冠骈集,环听悚然,有生金大辂说:夫尼父,岂有两日四目哉,查先生乃真圣人耳!在京城时,稍有空闲辄从张元忭、邓以瓒、赵志皋等当时著名学者结社讲学。查铎在中进士前,曾长期在水西开馆授学,门人达百人之多,泾县年轻一代的学者多出其门。致仕归乡后,面对一片茂草的水西书院,查铎与翟台极力修缮,合而复之,并被推为主盟,查铎亲订《水西会条》,现为多所院校所推崇借鉴。查铎力以阐发王阳明文成之旨,谓“良知简易直截,其它宗旨,无出于是。不执于见即曰虚,不染于欲即曰寂,不累于物即曰乐,无有无,无始终,无阶级,浼焉日有孳孳,终其身而已。”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一书有录。水西书院因查铎一时名闻江南,附近州郡才俊纷纷赴会听讲(《中国古代书院》一书有记)。查铎极力倡明理学,折节引后进,虽复被荐官,未肯就,悉心培养人才。
年七十四疾作,族兄秀往视问曰:“心得无动乎?“曰:“能病吾身耳,吾心何病。”旦而起,索衣冠端坐,逾时遂瞑,享年七十有四。
毅斋先生有作《太极图赞》一文,言简意赅,直探本源:
这圈儿虽小,谁解他其中妙道,包括了六合之内,六合之外,无大无小,贯彻了无始以前,无终以后,没头没脑。真个是赤洒洒,洗之不净,染之不垢,圆佗佗,尧舜非加,途人非少。你但看百姓日用,总只是这圈儿指教,只为世人醉梦场中,将这圈儿打破,胡行乱走。谁具双明眼,一了百了。粤至姚黄肇始,洙泗克绍,自汉来,庶几乎商山四皓,鸿冥凤举,远离矰缴,你看韩彭就烹,萧相繋首,只因他识破圈儿早。添世情,添烦恼,添识见,添缠扰,若论富贵浮名,总是春花秋草。我劝你,饥来时喫饭,倦来时睡觉,逢人时且开口笑笑,管甚么骸窍亲疏,说甚么彭殇寿夭,家理付儿孙,形骸还大造,只认取这圈儿是自家真实。
诸君读了,是否感觉透彻明了?
令人赞叹的是,查先生的侄孙续了一篇《读太极图赞》,竟然也是如此灵光耀动:
读太极图赞,而知自家真实,与天地古今,尧舜途人一而已矣,凡欲致知以造其极者,不可不察也,谨作人身至宝吟。
人身有至宝,惜乎没人寻。执中传古圣,精一贯天人。
源头有活水,圆明自在春。放之弥六合,天地即吾心。
谁出不由户,如何失斯门?君子求自得,过化在存神。
非精亦非氣,无臭亦无声。乾坤由此立,日月由此明。
万灵由此出,纲常由此尊。此乃天人母,名之无可名。
西国称天主,东土曰天君。认得天君主,四大反为宾。
维皇降衷来,氣稟隔天人。源头忝不透,空自费搜寻。
知化穷神者,昭然常独存。黄帝求元珠,罔象乃得真。
道经观其复,商书顾諟命。正法在眼藏,释迦明心性。
孔圣欲无言,不必穷泛应。孟子养大体,岂养饮食身。
箪瓢陋巷士,身贫道不贫。曾氏思其位,张也书诸绅。
行住坐卧时,参前倚于衡。造次颠沛际,终食不违仁。
良知最简易,阳明独传心。自家身痛痒,何须问他人。
真心原无妄,性智本常明。愚夫与愚妇,能知亦能行。
始终无多事,动静率以诚。诚中有真性,即我旧主人。
不使须臾离,耳目无见闻。一念常觉照,青天无片云。
君子存敬畏,所以全其神。昧者与道远,明者与道亲。
乾坤容易老,不死是吾心。一朝归去来,还我身外身。
光绪丁未年夏至日侄裔孙宗仁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