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观与生死观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在中国,每年有1300万人流手术。每日大概35700台,每分钟就有30台,我们是世界上人工流产最多的国家。另外,在这1300万部人流手术中,近一半的女性不满25岁,其中一半是反复小产。”这则新闻在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的网站有转载,其目的是告诫年轻女性要关爱自身健康,对反复流产带来的危害应充分认识。

在长期灌输唯物论和无神论的社会中,人们对“生育”或“流产”的观念大概就是如此草率,其劝诫也仅限于物质层面。

另据了解,不少的地方城市都在出台一份文件,成立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暨校园防控轻生)工作领导小组,地方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担任组长,近20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预防学生自杀及坠楼事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一个是堕胎,一个是坠楼,这两者之间难道没有什么关联么?

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物质生活条件普遍改善,生命却变得如此轻飘。痛哉!悲哉!

现代西方意识形态,由于反抗神权,逐步滑入世俗主义的种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如“自由”、“民主”、“博爱”、“个性独立”、“自我解放”等字眼看上去很美,其实都是松动的;过于强调,都很容易落入它的反面。因为这些人为强调的概念(理念),都产生于一种二分的思维模式:要么强调主观,要么强调客观;要么强调感性,要么强调理性;要么强调形而上,要么强调形而下;要么强调物质第一,要么强调精神第一;要么强调集体主义,要么强调个人主义……当你落入一端,伴随而生的就会有你的对立面;当你越来越强调和维护你的正确,慢慢地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你已经站在了你的对立面。【顺便插一句:那些辩论家、诡辩家们玩的就是这类思维游戏。】

要跳脱现代意识形态的陷阱,跳脱现实生活中的两难境地,唯有超越所有人为的意识状态,回到那个“寂然不动、万物森然”的整体观。从整体来观照局部,不是对立的,而是中肯的。我们可以理解和肯定所有局部的立场,但一定会有所保留,因为所有的局部立场都是有局限的。【为何说每个人包括一切伟人的“自我意识”都是有局限的,原因在此。圣人之所以还算可靠,因为他时时能做到毋意、毋固、毋必、毋我;他们够“狡猾”,不会粘黏的。】

尽管黑塞、斯坦纳等西方朋友灵性已经很高了,但距离圣者还差口气,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易”的思维。【注意:很多学佛者、灵修人士,强调打坐,追求一念不起的境界,忽略甚至反对读书和思考,这是偏颇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要善用,既然有意根,是可以“作意”的,问题是你是在“如理作意”,还是在“非如理作意”。若只是枯坐,就算再有功夫,回到红尘世界,你也会眼花缭乱,乱作主张。】易者,一也。无论变易、不易、简易、交易,皆离不开“一阴一阳之道”。

伏羲一画开天,我们太初浑沌的意识世界,就一分为二,有了天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乃天地之心,立于天地间,就有辨识力,给万物包括自身各安其位;而万物包括人类,都有阴阳两面的呈现,但阴阳不对立,它永远是一个整体的两种面貌而已。

慈湖先生说得好啊:“明死即生,人即鬼神。鬼神者,无形之人;人者,有形之鬼神。夫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神也。神无形,无形故无限量。”一个灵魂已经入胎,在母体里孕育了几个月,你将祂打掉,祂未发育完全的肉体被处理了,但祂的灵魂是有感知,有怨气的呀。

对生命最大的无知,就是对神明无感!

自古中国人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懂得与鬼神合其吉凶,不苟活于世,不贪生恋情,关键时候可以舍身取义,而不是草菅人命,漠视生灵。因此,一个人准备成人,确立基本的生死观、男女观、成败观,其前提是天地观、鬼神观,其思维方式是阴阳一体的观念。故,古之学者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现代人缺的恰恰就是这个敬畏心。

有朋友可能会问:老祖宗的这些道理挺简易,一听就懂,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情不自禁,身不由己,那怎么办呢?

人的无奈和人的可爱,都在于人属于有情众生。若像孙猴子那样,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为情所累,倒是干净利落,省了许多麻烦。可是,我们都是肉眼凡胎,都是父母所生,都是因情所感而来到人世间,故难免为情感所牵绊。那么,在红尘世间,如何自处?

首先,最根本的是建立正信、正见。孟子说“可欲之谓善”,这个“善”是原本的生命力,生生之德,故不必“禁欲”,而是要看得破,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其次,若自己信力不够,无法运用智慧之剑斩断烦恼丝,那么,可以借助一点玄学工具的帮助。譬如,谈恋爱问题不大,但要准备正式结婚了,还是要先看看两个人的八字或合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又譬如,你想干一番丰功伟业,也可以向了凡先生学习,先积德行善,把自己欠的命债先还清,再谈其他,否则只是“痴儿说梦话,花开如梦来”。

听听《罗刹海市》,看看众生颠倒,你大概就会清醒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