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日志 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
文字 | 中霖
今天朝会时,谈到“天下观”,是基于中国人的基本信仰,即“天-地-人”整全的生命图景出发的。它不是基于某种假设前提的哲学,亦非某个伟大人物的远大理想,它是基于天道俯瞰人世间的视角。
若只站在你个人局部的立场,去看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大概永远是瞎子摸象。那些世俗的学者,也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永远在维护自己的正确。

朝会之后,一个好学的男生和我讨论,有学者说《尧典》是后人杜撰的,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禅让天下”。我回复道,这种“疑古派”就是典型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立场,他们只相信他们掌握的科学证据。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平面的,他们缺乏一个超拔的维度。
请注意在传统语境里,“春秋大义”是基于天道来褒贬人是人非的,它不是孔子个人的历史哲学。而是经由孔子这位圣人,彰显出了天底下自有公道在。
无论你是帝王,还是大学问家,都无法篡改历史,颠倒黑白——是的,总有那些“聪明人”在费尽心机做这样的事。
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你对宇宙间一种超越了人为的伟大力量有感,你对此有敬畏和感恩,你大概就会老老实实做人,而知道试图瞒天过海,都是徒劳。
人在做,天在看。受圣人教化的普通民众,他们可能是偏远山区的农夫农妇,可能是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但他们相信有个“天理良心”在,他们就会活得很从容,一辈子也不会得抑郁症。

现代人的骄傲,就是迷恋于那点科技的成就,尾巴翘上了天,忘乎所以了,其实在大自然面前,这点人为的成就很可怜啊!刚刚过去的三年全球疫情,对自以为是的现代文明人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幺?
传统语境中“同胞”这个词,不仅仅是指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而是指普天之下所有的人类,我们有同样的天父地母,所以天下一家,为什么要打打杀杀,相互仇恨呢?
以尧舜禹、文武周公一直到孔子的王道传统,不仅可以帮助两岸中国人跳脱现代意识形态的对立——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且可以幇这个世界的大忙。
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精神危机——越来越多的抑郁症、自闭症及各种精神疾病,青少年的迷失,性角色的错乱,等等有关教育和医疗的难问题和硬问题,其核心原因是一个,即天人隔断,找不到出路。
唯有肯定人人皆是天之子,从一个“诚”字出发,即可接通天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不诚,无物!


日知录整理 | 中霖、新页
■ 01
回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忠于天,建立对生命的根本自信,因为人人都有天赋的明德,所以没什么可骄傲的;上天有好生之德,祂给我们“再一次来到这世间”的机会,多么感恩啊!一个“诚”字讲得再透彻不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这样。
今天又新学了一段大锣鼓,非常感动!风立成行兵,所讲的是士兵们将赴疆场打仗。看着老师打鼓,鼓点急促、饱满,仿佛像在告诉着人们当今的使命与时代的号角,真正的中国人不只是柔柔弱弱的东亚病夫,而是一群像佛塔下力士那样有担当的人,肩担重责,却无怨无悔,因为有今天在!
转头,草原辽阔,因人而生机无限。历史,也如天地一般波澜壮阔。


■ 02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草原的天气,令人有些措不及防。置身大雨中,竟没有忧郁之意,反而是从心头生出的喜悦,想高歌,想起舞,如此磅薄。
狂风中的舞蹈室,灯光亮起,隐约是一群大雁,配合着雨点滴答,翩翩起舞。
被雨水冲刷的草原宁静,心思也如流水般,泛起片片波澜……
感动啊,生于这大地,长于这大地,现在也愿意张开大雁翅膀般的手臂,去拥抱这深情的大地。

■ 03
回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清晨时还阴雨连绵,下午乌云就不见踪影,湛蓝的天上白云朵朵;天地万象,妙不可言。
草原一望无际,身处于天地,自然心中油然豁达了许多。心中的那股躁动不安转为平和,生发出顶天立地的精气神,舒畅。
下午头很痛,就开始生自己的闷气。实在是不想缩在床上,就去了外面走动,当时莫名想奔跑,撒开腿无拘无束的像马儿一样,一直拼命向前跑。在出了一身汗后,一下子就舒服了,身体变得很轻盈,开心~
傍晚刮大风,站在大风里看风景。一边乌云压顶,一边是极光明的,透亮,如太极一样,一阴一阳。感动。

■ 04
草原天气莫测,此刻狂风大作。
想起去年来草原的第一天晚上,亦是狂风大雨,半夜醒来,害怕得很。此刻的风,此刻的雨,比那时要狂烈。看着摇摇欲坠的帐篷,不安还是有的,但那种后悔、无奈和无措却淡了。直面自己的不安,没有那么多假设,我就活在当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人“公天下”的观念,源自于“明德”的肯定。做大人,需让自己的明德显现,止于那个大善。
老一辈人常说,做良心事,其实大学之道无非如此。当自己越来越敏感,会发现那个良心的重要,顺着祂做事自然而然。
想到了我姥姥,那一辈人多么朴实,要向他们学习,不要觉得时代变了,他们落后了。从始至终,有不变的东西,好好去学习,去感受。
这两日我们组值日,我时常拉着立人去干活,这时就会有组员主动和我们一起干,很高兴!看到不少自觉的孩子,确实,都是老灵魂。


■ 05
早上雨停了,勇士们重新上马,迈向我们的下一站。
朝会,老师从《大学》《中庸》入手,讲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自古的信仰,是信天,天地之道,恒久不已,生生不息。人在天道面前不自卑,但要谦逊,肯定人人皆可以齐天,“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天命是紧紧相连的。人离不开天地,是一种敬畏。如今人们精神上已天人两隔,是时候重新建立天人关系,一以贯之。
今天骑马非常轻松,仿佛找到了在马背上自在的感觉。
望着大草原,心中响起了《论语》里的“天何言哉”。如此真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直接告诉你的心。今日体会到了草原的新意,看似一成不变,实则变化无常,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下午,天空放晴了,牛羊在湛蓝的天空下吃草,呈现一幅柔美的图景,美哉!傍晚时分,风云突变,条状的白色闪电劈在天边,迅速就刮起了大风,伴随着暴雨,体验到了草原的性情,壮哉!
夜空下的营地很温馨,帐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如此广阔的大草原,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 06
天气大开大合的一天。此时草原上风雨交加,豆大的雨点打得帐篷作响,篷布被吹得颤抖。
坐在帐中,刚才的一幕深深震撼。天何言哉,但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在祂面前唯有臣服。
回想前年在草原,如今面对天的变化,多了一份敬畏与赞叹,没有了胆怯与对抗,小小的人站在这大地上之上,本受祂护佑的,所以“听天由命”,足矣。
忽然传来了“天命啊……玄鸟……”,一下子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浮现于心。多少的兴衰沉浮背后有个恒在的,所有的生命配合那个,则大而久,与天地同流。
上马之前,朝会讲中国人的生命观,配合着广阔天地,生生之道,无比确信。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人类文明最终必须归于“一”,人要溯源至天际,从源头处接上天命,所有人共同的。
《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想来这一趟来草原,乃至整个人生,不就奔着“率性”二字吗?通过生活的学习,明明德,洗刷心里的尘垢,使之透出光亮来。


■ 07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生,是老天给的唯一出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为“天道”。就像一条通路一般,唯有顺从。
这个“生”可太大了,在无边的广阔天地中活着,无限深远的时间和空间。这么大的“生”汇到了“我”的心上,“我”的心量变得和“宇”(四方上下)“宙”(古往今来)一样宽广。
“我”的背后原来这么厚,生来就生在这生生不息的长河中,也是通达的大道上。那唯有去“生”,“要做圣贤,先做豪杰”。
生的先天的野性,没有任何“我”的概念、习气的限制,不学而知,是为大善,即真正饱满的生命力。这样不会“桎梏而死”,而是配合这条通途,尽性而死。生生之中,生死算什么?死而无憾。
“在亲民”,普天之下,都是同胞,简单的发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