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日志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文字 整理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慧安

一早醒来,读到“史克郎”公号的新文章《最近,才十多天,美国就全线溃败》,其中写道:
不得不说,现在的特朗普,真是不如二战时的法国和当年的大清!当年法国还抵抗了39天啊!清朝搞维新,有100天啊!特朗普呢?维新连头带尾,搞了81天。关税才搞了一个星期!……再搞下去,真要天崩地裂,万劫不复了!
对比中国政府的定力与从容,很明显可以感受到天下大势的东升西降,正如史克郎先生所言:“比如人工智能崛起,比如关税世界大战……世界正在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多传统知识和经验,都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周末在贵州地扪的“春秋论坛”之后,顺便到贵阳、昆明等地调研,与当地的教育同行交流,能充分感受到民间的活力和大家面对转折时代的那份信心。贵阳育才自然学校,与昆明明心书院,早年都受益于华德福教育的启发,之后因地制宜,随缘生发成今天不同的面貌,各美其美。
育才学校是由一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与一间华德福实验学校合并而成的,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华德福教育的柔软和细腻,又能见到最质朴、最基层的民办教育的坚守。而明心书院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处处都能见到办学者爱心的流露。这里既天然、素朴,又充满着艺术的氛围,无论是她的户外剧场,还是室内礼堂。这里有清雅的冥想空间,有集装箱改造的文人茶室,有浪漫的特需孩子的学堂,有干净的生态旱厕……





听书院的两位创办人孔竖飞老师和阿弘沁老师介绍,当地的家长还是普遍焦虑,担心新教育的孩子将来无法融入主流教育体系。我分享前面几届夸父班同学的经历,只要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他们进入冀州中学这样校风严谨的超大规模高中,只要用三年时间,考上名牌大学并不难。而且目前冀州中学还特别为各地新教育的孩子提供进修通道,将于今年9月开设一个“大禹班”,目前好几位夸父班同学已经开始进入“大禹班”预科的学习模式,为顺利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准备。
而五月初冀州的“大锣鼓+英歌舞”的共学营,我们也将选拔冀州中学的同学,与夸父班同学及各地同学组成一个100人的英歌舞,两周共学之后,将参加5月17日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的展示。由此,帮助冀州中学组建一支“锣鼓队”兼“英歌队”。体制内,与体制外并不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做到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这些做法背后,其实都是中国人“阴阳合和”、“天下一家”的文化观念在起作用。





事情做对了,一定是简单的。就如昨天下午座谈时提到,人类的许多疾病,在自然界的动物身上是找不到的(宠物除外),比如糖尿病、癌症、抑郁症等等。因为动物很简单,而人因为有自我意识,思维会变得很复杂。“现代文明病”与我们今天主流的教育模式、崇尚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有关。我们从够长远的历史视野来看,今天的教育困境不是偶然产生的,完全是集体意识的狭隘和偏执造成的。故要帮助孩子和我们自身,从困局中超拔出来,必须要“悟道明心”。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惟有“行道”,才有真体会。
所谓“西方文明”有两个思想来源,一个是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一个是古希伯来的一神教传统,他们靠这两者达成某种平衡,才能维系一个社会的相对稳定,但始终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对立和紧张。他们喜欢引用耶稣的话——“让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这句话里面有他们对律法,对宗教和世俗主义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西方人的哲学家善于反省和批判,他们的思想深刻,却拿不出解决方案。尼采很深刻,可是他疯了;萨特很深刻,可他的私生活十分混乱。
如今,我们真的可以做到不再迷信所谓先进的西方文明,而是站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肯定西方文明的贡献和现代教育的优势,同时也看到它们的局限,接续中国的文化传统,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一百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辈们,为了解决当时的困境,否定中国文化的传统,毅然决然地“全盘西化”,向西方取经,拿来了他们的“德先生”、“赛先生”,大破大立,这其中有大无畏的夸父精神。我们今天重新接续中国文化的命脉,并不是复古和简单地否定西方文明,而是要带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超越。这是中国文化的格局,也是中国人的天命。
奉元-德简-道安,最后都落在“正命”二字。真正的独立,并不是形式上的离群索居、自命清高,而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不二。惟有回到“天人一贯”、“中道一体”,才有正思维,正见,正行,正命。
昆明人敬酒,喜欢说(祝你)“样样好”。人间美好,普天大同,就在平常的每一天!
无限感恩!无限祝福!




附:【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摘】
■ 01
今天韵了一整节课的曲,很舒服。第一次学集贤鼓乐时,没能放开。这一次放开了去唱,不仅仅是学会,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滋养。
■ 02
共学营如期进行到了第三天,是田社长上的课。上午韵曲,下午打击乐。老师说:“韵曲和打铜器是不一样的,曲子需要唱出来才有体会,而打铜器却要在心里默默背鼓札子,用心体会。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下午武学课,开始走八卦拳的九宫格,九个桩,九个同学一起走。熟悉之后,一点也不乱,倒是默契得很。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和大学长站在一起习武,看来那句“有志者事竟成”是真的。
■ 03
上午学习集贤鼓乐,特别是田社长纠正细节的时候,感触很深。改动很小,但整体的气场瞬间饱满了许多,到位!“每个人都要稳稳准准的”,在律上要有板,有眼,不能含糊,韵才能正,才能和所有人合上。华夏正声,就在越韵越纯粹,越韵越自然,发皆中节,没有一点造作的东西。诚!
午休过后,便进入大禹预科班学习,有同学在一起,比一个人学更鲜活,老师也很专业,讲得很明白。晚上潘老师带大家复习,也有不少收获。同窗不是“内卷”,而在相互砥砺,相互启发,共同努力,殊途同归,感恩祝福!





–集贤鼓乐课掠影
■ 04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上天有好生之德,故顺应、信任祂,再自己精进,不为人,为己,又不只为己。
月亮当空,趴在玉栏杆上,若隐若现的月光和对岸楼房的灯投射在湖面上,宁静中的灵动——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
■ 05
每日晨读的《中庸》节选,对照禅修与中医的语境,结合生活的当下,会心之处,觉得太贴切了——每个人的独立性,就是精神的自足,从来不依赖于任何人为“名头”上。效法天地,正是顺应宇宙运行的“律”,清醒地活在人世间。动物没有自主心,因此不会产生偏颇,就不易“生病”。人的想法多,一走极端,执于某个地方,失“中”,而悖于大宇宙的“律”,便是一切问题之肇始。
能有此觉察,越发想透过各种名相而见其根本:自然的广大而精微,人与人的错综复杂,内心的迷雾,一道拨开,于是明明白白。

九州之首,鼓舞中华!
欢迎各地朋友五一汇聚冀州,回归“天人生活”!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共学详情)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