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冀州之约 |《基于东西方整全的生命图景下的武学教育》研讨会暨“大美武道共学营”

刚刚圆满结束的德成《体育教学与传统武学融合实践》研讨会暨“大美武道共学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会者不仅深入探讨了应树立怎样的健康观,中国式的体育课程背后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体育课的功能定位,传统武术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武术如何进校园,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中华古剑道的基本原理和课程体系等,还从东西方整全的生命图景,来重新看待武学教育

所以,武学不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之事,更是关切到精神独立、通达慧命的大事,故与几位带领导师约好,今年秋季在河北冀州再办一期武学营,研讨的重点放在从灵性教育的层面来深入认识传统武学的价值

德成《体育教学与传统武学融合实践》研讨会暨“大美武道共学营”圆满结束

下面是此次共学营同学的打卡日志选摘:


■ 01

2019年,我有幸与张树旗老师结缘,于重庆初识易经八卦。因缘际会,在2023年自己生日这天,在福建德成学校,在大美武道共学营正式学习的第一天,从丁爱刚老师这里学习到八卦掌源于伏羲易经八卦,甚是欣喜。

在全程学习单换掌的过程中,我也在咂摸这套招式与八卦的关系。虽然仍不得其解,但是在青龙转身、青龙缩尾、青龙返首、黑虎出洞再回到青龙转身,以及贴地泥行、绕圈向心的过程中,在攻防兼备的双手配合中,隐隐感到太极阴阳的影子。特别是丁老师和助教老师二人最后展示8字配合走位时,仿佛走出了阴阳鱼太极图的影子。

闭营式上,大家向孔子像行礼

■ 02

今日上午跟丁爱刚老师练习太极,看似极其简单的动作——“云手”,一旦一心一意地练,在一举一动之中,就能感受到气息的微妙流动。

下午在阳光下一圈圈地练习“青龙转身”等动作,也把头有点晕的小症状疗愈了,虽然膝盖微痛,但一会儿就好了,整个的精气神清爽刚劲了不少。

一阴一阳之谓道,当自己心平气和时,在一开一合、上下起伏中,身体自然地越来越放松自如。后来回到室内坐着听讲时,明显感受到口舌开始生津,燥热之气散去。如一位同学所指出,身体活动中宜留意何为养、何为耗。由此引发自己这一反省:平日少思虑,少言,多练功,这是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闭营式上,孩子们的八卦掌展示

■ 03

传统武学融入体育教学实践研讨会上,王韦华院长提到的将复杂性问题简单性解决(化繁为简)也给我很大启发。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因为我们心向良知,无所畏惧。

下午的八卦掌课程,我们学到了狮子张嘴、白蛇吐信等几个新动作。其中丁爱刚老师给我们组的指点一针见血。动作做了,但没做牢、做到位。干什么都怕认真二字,欲速则不达。老老实实行去吧,别无他法。

闭营式上,孩子们展示兵道

■ 04

今天研讨课上,刘道长今说:“剑”即是“镜”,剑器也是礼器,君子比德于剑。古人君子皆佩剑,自勉,并时时警醒自己。我等今人丢了这个法器,却万万不能丢了这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本自觉醒。读书学习获取的理论不是最终目的,而在日常点滴中修为自己的这个“修身功夫”,点点滴滴间都是“修机”

闭营式上,孩子们展示古剑道学习成果

■ 05

研讨课,博学的孙继红老师从中西方多重角度,结合她正在学习的,八卦掌和孙氏太极的理论和心法,可是带给我们满满的干货。孙老师广学求精的学习经历和好学精神,真是天花板级别的。由衷赞叹。同时也看到,这种“不断挖掘、解决问题”能所培养的现代教育育人成果。在孙老师的学习经历中,呈现得很鲜明。

■ 06

“明理明道不过自明”,“主-体-位”贯通,唯一诚字人即自然了。而人之体位虽有变,不离中肯。也就是在天地卡位中,有主与体,归于万物。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把中国人的人生观讲透了。

慧命于人,是天命与自我意识的一贯。同时,人的前五门是心与万物连接的通道;“感而通”是整全的人与外界的交感,不加作意,本来面目就是顶天立地,刚健宽厚。

上午有幸听了孙老师的分享,受益匪浅。各种名相、语境的打通,最后靠的是深入的践行与体会,对“万变不离其宗”无比的信心,其实就是对那个“一”的确信。同时深感我们对西方文明的“无知”,有时甚至妄下论断,还是应打破一切的“本位”观念,了解指向那个“一”的不同途径。

以往孙继红老师与青少年工作的课堂照片

■ 07

上周听了孙老师的生命故事,今日有幸听了孙老师有关瑜伽心理学、灵性方面的分享,对“人”有了更多了解。极受启发的是瑜伽心理学体系对人的剖析与认识,将人分为四个层面:身体-能量体-情绪体-信念体,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理解徐梅院长如何将东、西方医学和心理学整合,切实地用在临床,有理有据。

孙老师后来提及的第五个层面,更是让人心头一惊:慧命(传统语境的表达)。这样整体的贯通,与中国人的思维相近了。西方主流的心理学便是卡在了“不贯通”这里,对意识与情绪的执着,局限了对人的了解;也可以理解了人们对西方式教育逐渐失去信心的原因。本就不是奔着打通这个去的。

老师谈到,“武”从身体入手,一路以身带动能量、意念,向内打通,直探本源,天人一贯。那个“天”就是我们的明德,故曰“神是旁观者,而老天就在我心头”,没有干涉,唯有自作自受。这是中国人“一”的思维,极其通透。

闭营式赶上了好天气!

■ 08

早上看到夸父的孩子昨晚写的日志,其中有句让我特别惊叹,这么小的年龄能有这么深的感悟,感触良多:“练拳时,心中更有一股正气。在这样一个好时代,确认‘我’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贯通古今, 致于中道是必须的。”

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时代,是何其的难呀,当代社会各方言论、媒体报道、观点理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我们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通常要交通速度更快些,衣服款式更多些,食品口味更丰富些……我们都忘了我们是谁,以拿来主义顶礼膜拜,其实我们本身就是光,也能闪耀呢。

看到自己在什么地方,天地之间自己所处在的位置,这个部分,对于人澄清自我是非常重要的。这群孩子呀,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做事、做人、锻炼身体、学文习武、博古通今,这就是立志学做大人,知天理、敬良知、行大道啊!我也该再问问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了!

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学文习武

■ 09

在德成的日子说快也快,一晃就过去一周了,学习体会、武术功法,日日新!说慢也慢,从晨起的徒步学习如何走路,上坡下坎到进入餐厅如何正确的用餐,处处都是直指向“心”的学问。在与夸父班同行、德成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可不是只在课堂上。这氛围,是一个能让自我回炉重造,修正不良习性、秉性的大熔炉。朝夕相处的时时刻刻,以往岁月里早已麻木无感的一些习气,在慢慢浮现,被看见,被一点点消融。这被搅动挖出的沉寂半生的一些劣根性,时间轴是够漫长!

2023年6月 · 德成
《体育教学与传统武学融合实践》研讨会暨“大美武道共学营”圆满结束



01 带领老师

王韦华 老师

四于书院创始人、院长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分会常务理事
人教社《少儿国学》编委

湖南湘潭人,原华发教育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容闳学校董事长。

从事教育近30年,从师范大学教师,到小学教师,到区教育局长,到职业高校管理者,到民办学校校长,到教育集团董事长,醉心教育,尤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自我学习和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推广。 

刘鹤翔 道长

道家养生学者
中华古剑道研究会会长
“洗剑庐”开山宗长

自幼习武,尤好剑术。及长,负笈出游,参学四方。求教于明公、浑元子、孤独居士,张高澄道长等。

辛卯年(2011)入金华山练剑,以明代剑客毕云龙所传《浑元剑经》为圭臬,心悟传统剑道“丹剑浑元”的修炼体系。熔《浑元剑经》《武当剑谱》《剑经十二篇》《内功四经》于一炉,内修丹法,外练剑术,以期达到陶冶性情,涵养道德,健康身心,变化气质,文通武备,完善人生格局之目标。

以古长剑技法《古剑二十四势》为主旨,练重使轻,习长用短;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由剑入道,以剑演道。

丁爱刚 老师

中国武术六段
孙氏武学优秀传承人
中国金刚力功第24代传人
陕西孙氏武学研究会会长

丁爱刚,字康征,号金刚子,别号修武,师送绰号游神,人称终南金刚手。生于古秦州武术世家。

 受祖父影响,从小喜欢武术,先是学练了不少刀枪剑棍,觉得不能实战,又学练散打搏击,为加强抗击打力和增强爆发力,又修炼了金刚力内功。

2005年缘结孙氏拳并得其真谛精要,结合内功,近几年在广州、山东、天水、西安等地开班授拳,为人谦和低调,外尚武德,踏实做事,内敛武功,传承不辍。

孙继红 (Selene Sun) 老师

孙氏武学研习者、践行者
国际瑜珈吠檀多中心(ISYVC)认证瑜珈健康教育咨询师
国际瑜珈心髓(HOY)全球认证嫡传导师
国际星相研究协会(ISAR)认证首批中国职业星相咨询师
现任国际星相研究协会(ISAR)中国区教育督导委员会专业讲师、咨询顾问
德国系统排列协会(DGFS)认证家庭教育系统咨询师

曾供职于电视媒体任栏目策划,后赴加州整合大学(CIIS)进修东西方整合应用心理学(MAP)。

曾旅居印度、欧美等地的静修学院及社区教学古典瑜伽与星智学,整合天文、人文、生理、心理、易理等古老传承;专注于将星智学、东西方心理学、躯体动力学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心整合探索实践。

02 时间&地点

研讨会时间:2023年9月30日(周六)-10月6日(周五),为期一周

大美武道共学营时间:2023年9月30日(周六)-10月13日(周五),为期两周

地点:河北省冀州玉泽园

03 日程安排

· 9月29日(中秋节)下午17:00之前报到,办理入住;

·  10月7日、8日(周六、周日)为休息日,或安排曲阳北岳庙、古恒山参访等活动;

· 10月13日上午10:00-11:30为共学营学习成果展示,午餐后大家即可返程。

·  9月30日-10月13日研讨会/共学营具体日常安排如下:

04 适合人群

·对传统文化或灵性教育想深入了解的朋友;

·各地中小学校体育老师;

·对此主题感兴趣的小微学校创办人、主班老师和家长;

·12岁以上的孩子

05 相关费用

研讨会和“大美武道共学营”欢迎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灵性教育以及重视中华优秀武学传承的广大朋友们!

具体有以下两种报名形式:

– 以个人名义报名,学费2000元/人。

– 以学校名义,统一报名,学费共10000元,不限人数(对象包含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须以个人名义另行报名;年龄要求12岁以上)。

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06 报名方式

有意报名者请添加杨荣老师微信,领取报名链接并缴费。
报名完成以缴费成功为准。

微信二维码

微信号:13791090604(手机号同)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9月15日


附录:

王韦华院长研讨会感言

整整两个星期的研讨可以用这么十六个字来概括:“低起高落,法喜不断;失之象内,得其环中。”

整个研讨会从筹备初期的迷茫、整个活动议题细节乃至主旨设定的不确定性,到后来的柳暗花明,惊喜连连;从丁爱刚老师、刘鹤翔道长的武学分享、到孙继红老师中西文化融通背景下的武学修炼与人的生命提升的内在关系、到张腾万校长的人生“四句”,无不展现个体生命的理性超越和神性光芒,无不让人欢喜鼓舞由衷赞叹。

同时,每一次研讨每一位学员的生命分享穿插其中,犹如灵光乍现,更是让人“惊艳不已”。每一天都让人激情澎湃,好似水波荡漾,层层叠叠,无有消时。

王韦华院长在玄龙宫前跟同学们分享

所以,端午夜宴之时,明雨老师合着惊天的雨声鼓声,当着上百名学生、家长、老师、来宾的面高调宣布:我们不仅要举办艺术高中,而且马上要着手筹办一所民办艺术大学的时候,举座愕然,继之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可谓神来之笔。

而我心寂然不动,想到的是明雨老师前两天写的日志标题“道法自然,随缘而生”

后来,有朋友打电话告诉内人此事,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问是否是酒后失言。

伴随着每天上午的晨课和研讨的是,下午的丁爱刚老师带领的游身八卦掌和兵道,刘鹤翔道长带领的古剑道实学课程,一动一静,将上午的理性和下午的生命律动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此所谓“低起高落,法喜不断”。

丁爱刚老师的八卦掌课堂

所谓“失之象内,得其环中”指的是:由于本人的水平能力有限,原先准备的传统武术进校园的话题,体制内学校武术课程分年级设置的话题,传统武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话题和如何提升孩子们体育运动的趣味性等话题,在这次研讨会议上没有得到很好的研讨和深入,也或许是时机未到,有待来者吧。

好在同声相应、生命互振,大家讨论的问题远远超越了这些话题,直接上升为武术的精神和内在的生命体验,甚至远远超越武术教育的范畴,思考生命健康的本质,思考传统文化的本源,乃至于生命本身的意义以及我们未来的使命。每每让人思索再三,回味无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感恩相遇,感恩因缘造化的不可思议。

——王韦华     
于福建西昆2023年6月29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