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共学】 | 九州之首,鼓舞中华:五月冀州英歌舞+大锣鼓共学营

长养精神,阳刚正气!

自从去年暑期在内蒙草原,第一次请潮阳后溪英歌队的老师们给夸父班传授英歌舞,孩子们学习英歌的热情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次春季开学,我们安排在潮汕学习四周,前两周学习潮州大锣鼓,后两周学习潮阳英歌舞,大家对在潮汕地区传承久远的这两种“民间艺术”体会更深了。

潮州大锣鼓不同于西方摇滚乐队里的架子鼓,潮阳英歌舞也不同于西方流行的街舞,这两种国家级非遗项目,不是为了取悦观众,也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张扬自我个性的,而是传统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命信仰,有天地定位,然后人与鬼神在其间,合其吉凶,神人以和。鬼者,归也,人离世,都会从世间大剧场回到幕后幽暗处,而那些生前有德行的人,其后代子孙会感念他们,尊其为神,用隆重的礼乐仪式表达纪念和感恩。此非迷信,而是对生命的大信!

“生子当如孙仲谋!”中国人望子成龙,不只是一种不切实的祈愿,而有其教育传统:会在每年重要的节日典礼中,由长辈带领子孙在祠堂,在庙堂,向有德行的先祖祭拜!目的在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代一代中国人接续那刚健中正、纯粹精也的龙的精神。龙者,非西方人类学者所定义的某种图腾崇拜,而是“天人”精神的显化。自伏羲一画开天,中国人就肯定人的自觉。一个人天命的开展,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一直到亢龙有悔,就是下学上达之路。而不是认定自己有原罪,祈求被某种超力量救赎。所以,中国人有宽和、朴厚的大地之德,更有明朗、阳刚的上天之德,刚柔相济,是谓中和。

3月初,潮阳英歌舞共学营掠影

从潮州大锣鼓、潮阳英歌舞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和之乐,及其刚健的精神,这是中国人的真性情!趁“五一”长假,我们组织为期半个月的“英歌舞+大锣鼓共学营”,除了有夸父班近40位同学,还有从冀州中学创新班选拔出来的30位同学,并对外开放,招募30位队员,组建近百人的英歌队。在学习两周之后,进京参加5月17日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进行展演。

即日起开始报名。名额有限,报满截止。

# 礼乐共学营详情 #

01 潮州大锣鼓师资团队简介

潮州大锣鼓第四代传承人之一潮州市民间艺术大师1952年出生于潮州市枫溪区大锣鼓之乡——英塘村,自小喜爱潮州大锣鼓,加上聪明好学,14岁便参加英塘锣鼓队第六届学习司鼓,15岁参加英塘文化室剧组,自此开始从事英塘锣鼓研究表演与传承。

现为潮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州大锣鼓演奏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打击乐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潮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首届潮州市民间艺术大师(艺术表演类)。

从1994年接班传教英塘大锣鼓队,培训了20多支大锣鼓队,授徒司鼓130多名,现培养出徒弟蔡增达、王钿、郑腾霖等人可接班传教大锣鼓。从艺几十年的历程,见证了潮州大锣鼓传统技艺的蓬勃发展,并坚持将这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大锣鼓”竭尽全力传承发扬光大。

潮州枫溪区人,毕业于汕头文化艺术学校、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现为潮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潮州市潮州音乐研究会会员、潮州市潮乐团团委、潮州市枫溪区音乐家协会理事。

八岁跟随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大锣鼓代表性传承人王茂标先生学习潮州大锣鼓。

2015年随校参加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荣获金奖。2016年随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广州分会场演出。2017年随校赴香港参加国泰航空新春国际汇演之夜。2017年随校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国际潮团联谊演出。2018年随校参加国乐大典,巅峰之夜在中央民族剧院演出。2018年参加广东省民歌民族大赛,荣获民乐类银奖。

2018年参加广东省打击乐展演赛,荣获打击乐重奏一等奖。

02  后溪英歌师资团队简介

由后溪英歌队传承人林芳武老师带领的教学队伍授课。

后溪英歌队历史悠久。成立时期可追溯到1889年,在光绪十五年,光绪亲政,乡里的老前辈就以武术形式创建组织起英歌舞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1948年林普前辈们以武馆形式重组48人的英歌队伍,在1990年杨卫前辈和老队长林忠诚(林松)、陈河等热心人士再重建108将梁山好汉后溪英歌队。后溪的文化自信代代相传,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年轻人都愿意去继承。传承过程中,都会有一种满满的自豪感,荣誉感。从古傩舞文化、祭黄帝、拜孔子、天后圣母、双忠圣王、庙会,繁衍以水浒人物,装扮延续至今。

后溪英歌队拥有国家、省级、市级、区级各级英歌传承人。2012年,潮阳后溪英歌队训练基地被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后溪英歌是潮阳中快板英歌的代表之一。以武术刚柔并济之根铸乡土气息之舞,舞步稳健豪放,刚劲有力,旋转自如,富有阳刚之美。鼓点慢、中、快节奏分明灵捷、变调有序。舞蹈图型有“双龙出海、天罡朝圣、四打中街、双圈互逆、双金钱阵、四海欢腾、十字阵、八卦阵、满天星阵、众星拱月、群英欢庆”等。

(1)5月1日(周四)

下午17:00前报到,办理好入住;晚上见面会。

(2)5月2日-5月15日,共14天(5月10日休息一日)

(3)5月16日(周五)

乘大巴去清华大学。

(4)5月17日(周六)

参加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展演活动。

01 报名对象

年龄13岁及以上的青少年,男女均可报名。未成年需成人陪同,欢迎成人参加同期共学。集体教学。

尤其适合:

▶ 对于广阔的天地有所向往的青少年

▶ 有愿长养浩然正气,强健心魂的有志青年

▶ 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舞蹈感兴趣的朋友

▶ 有愿通过戏剧、舞蹈、武术集一身调治身心、变化气质者

▶ 对礼乐在教育和生活中的作用有愿探索及体证者

其他要求:因舞蹈的特殊性,要求学员身体健康且能承受一定的运动量。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等情况不适合运动者不接受报名。

注:不接受父母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厢情愿报名的情况。

02 相关费用

营费:2000元/人

(参加过首届道安礼乐生活节英歌舞课堂,2025年春季潮阳英歌舞共学营的同学,享受学费半折优惠,即1000元/人)说明:本费用为学费,不含往返交通费,不含课程期间的食宿等费用。

03 报名方式

识别以下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表并添加报名联络人的微信,收到报名表后报名联络人会通过微信通知营费支付信息。

报名完成以缴费成功为准。

咨询联系人: 瑜雯老师

微信号:Even_672

微信二维码

04 其他说明

如在课程进行中学员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告知主办方工作人员,暂停参加课程,不得隐瞒自身身体状况。因学员自身身体状况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学员自行承担。

主办单位:共青团玉泽园非遗研习基地
北京大美生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end –